帝王之友_分卷阅读378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378 (第1/3页)

    围过来的兵,朝点兵场上走去,一群年纪二十出头的青年,怕是十六七岁开始当兵的时候,就呆在了这里。他们也望着刘原阳的背影多少年,将这个连午食的面饼子都给压实,连穿衣用物都给考虑好的男人,当做了兄长或父亲。

崔季明知道,以带兵之道来讲,将领和士兵之前依赖关系太重,并不是最好的带兵方式。

敬畏将领,战场上如同沉默的死士一般,一呼百应的兵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的。

但她看到那些青年们拥着刘原阳走远,她知道这些人不是大邺四处征战的立威之师,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守卫家乡的一方子弟兵。

他们看重的不是这一支队伍的尊严,而是宣州成内外每一个百姓的性命。

崔季明这才感觉到,一方水土不但养一方百姓,也养一方兵。大邺自南至北如此的领土,既有台州水军乘船于海波之上,有巴州蜀兵维护各族平衡,也有凉州大营驰骋大漠来来回回争一两处绿洲石城。

兵常常做上位者手中的棋子,成为政治来往中最强力的一招,却常常被忘记了——兵之要义,便是将背后留给手无缚鸡之力的亲人百姓,将刀尖向去手持兵器妄图伤害他们的敌人。

崔季明定了定心神,攀着竹楼跳下,考兰与其他几人围住他,帐篷被扯开也没找到陆双的身影,一部分陆行帮的高手,跟着痕迹去寻找陆双了。

崔季明道:“让他且去吧,他不会忘了要做的事情的。咱们有更要紧的事情,回宣州城!”

他们几人策马,带上了几百名刘原阳手下的士兵,赶在大军先一步,进入宣州城内。宣州作为手工业重镇,城内相当繁华,在夜间也四处挂满了灯笼,街道上积雪映亮,还有不少车马来往。崔季明跳下马去就窜上城墙,率先出示了刘原阳给他的令牌,宣州城守立刻命人紧闭除北侧以外的全部城门。

从大邺立国之时,都是殷高祖带兵往北打上去的,向宣州这样的城,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。守城的将士毕竟不像是刘原阳那种血海里拼杀十几年过来的,对于如今的状况还反应不过来。

崔季明没有朝堂上的身份,她很难直接接手战局,只简单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