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王之友_分卷阅读372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372 (第2/3页)

是不是因为这两年冻灾的时间间隔很短,所以才大伤元气。然而我手下好多兵都是农户出身,他们说这两年新作物和新政推行,赋税减免后还没有涨回去,老家的收成都很不错,应该是承担的起这一次的冻灾的——”

崔季明心里门清,嘴上还是道:“刘将军觉得是……?”

刘原阳拿了一条长竹凳坐下,神色凝重道:“且不说宣州这儿居然能有几十里外池州与江宁的流民——但我看这次流民居然大范围的撤往安吉去,才真是开始怀疑了。什么时候流民还会撤退了?跟打仗似的接到一个消息,哗哗的全跑了,他们都饿疯了,还能会战略撤退?”

崔季明垂眼道:“我听闻湖州、长兴与武康的衙门都让流民给冲垮了,县令县丞和刺史被杀之事也频频发生,这是要变天啊。”

刘原阳恶狠狠地啃了一下那硬邦邦的面饼子道:“是啊!我怎能不知晓,三郎来看也是有心了,我在宣州这境地你也帮不了我什么,还是赶紧回长安。但是你在朝廷说得上话,应该能往上报一报。我还是希望朝廷能听到实情。”

贺拔公带出来的将士,很少有心术不正的。他虽掌管一方,心中记挂的却仍是百姓,计谋都用来想的是如何能尽量省钱、守护一方。

崔季明没有应答,道:“听闻如今安王也在城内,他没做什么打算么?”

刘原阳道:“安王已经做的很多了,前几日听闻安王妃已经找到了城外附近的石炭矿,若是能够尽快找人挖出冶坑来,应该也能缓解江南这几座城的一时之需。”

崔季明没有见过刁琢,她只听说她是刁宿白长女,又是萧烟清的学生之一。她曾经也在建康念过书,和舒窈应该算得上同门,之前就算不熟悉也打过照面。

而她渐渐往宣州的路上,才知道这一对年轻的夫妇来了宣州之后,都做了多少实事。

宣州算的上江南比较富庶的州郡,但是却并不算冒头。泽是去年春季来的宣州,自那之后,宣州的手工业几乎兴盛到其他州郡不能相比。像以前就兴旺的桐庐、建康等地,基本上州郡内作为支柱的产业也就最多两三个,而宣州能撑起一方的产业,如今却多至七八种。

本就是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