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63 (第2/3页)
入了镇中,盘踞镇内。宣州刺史打算出面镇压此事,但怕只是刺史已经压不住了。”李治平道:“流民毕竟是流民,真要是军镇出手,还是能镇压住的。更何况他们怕是没那胆气敢向官府动刀。”大邺流民自然是没有胆气,因为这世道,是犯不上拉上一大帮人豁命的。他们只是闹,只是想先让自己日子过好了,等到真要官府镇压的那天,跑的比谁都快。李治平道:“有些军镇或府兵都尉,知晓朝廷赈灾总是轮轮贪污,到流民手中也不会留下多少,他们出身……家境贫寒,自然能感怀流民的处境,难免会对那些万恶的贪官污吏下手,想要安抚流民。”崔季明瞪大了眼睛。她要不是如今装世家子装了太多年,真能一句日他姥姥砸上去。谁都知道地方官员必定会贪污,但如今大雪封路,粮草都运不来,想贪也贪不着啊!而军镇和府兵都尉,基本都是以财力家境来选择,能有几个穷人?不论是军镇的募兵制,亦或是府兵的征兵制,他们都需要自己养兵。因此他们在军中的控制力极强,又自占土地,军中势力关系更是盘根错节,有些军镇插手本州事务,甚至势力远超刺史。什么他们感怀流民处境,对贪官污吏动手——这不就是军镇看流民的暴动不成器,决定带着流民开始造反了么?!李治平笑道:“但总有些军镇节度使不太……爱民如子。他们如此冷面镇压流民,岂不是叫这些可怜百姓血流成河。三郎毕竟也是个懂打仗的,家世与背景放在这里,又心系百姓,或许能前去对宣州的军镇节度使——劝诱一二。毕竟朝廷总是喜欢拖着,流民聚集成股,朝廷才能重视。”崔季明后脊梁都是一麻。劝诱个屁,这是要她去清宣州节度使这块挡路石!崔季明手指差点捏碎酒盏,猛的抬起一饮而尽道:“为何要我去?这种事儿,能去做的人很多。还望相公理解,我不太想直接插手这种底下的事儿。”李治平盯着她,唇角展露一丝温柔笑意,道:“一是,如今宣州如今有安王这位主子,三郎应该也熟悉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