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26 (第2/3页)
崔季明越听越心惊。纵然以她的水平,也知晓这种形式,与罗马的贵族共和制很多地方都相似,或者说更纯粹更贵族化。毕竟由于大邺土地宽广,世家众多,其中如何相互牵制的结构也更精妙复杂,这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。然而真正在崔季明学过的历史上,并没有类似贵族共和制的体系出现。而她不明白,为何在如今的大邺,只是早几十年的统一与改政下,到底因为哪些偏差,世族之间才会自发孕育出了这样从来没有的政治。崔翕道:“以如今来看,皇姓对于治理天下,并不是绝对需要的。”崔翕根本不掩饰行归于周的野心。这既不能说是篡位,或者是其他的谋反……因为行归于周想要的从来就不是皇位,而是将如今的帝国政治转化为新型的邦国政治。这种改变大格局体制的事情,在历史上也不过有三次,而行归于周究竟是可笑的尝试,还是翻天覆地之前的酝酿,连崔季明也一时难说清楚。崔翕讲了些许凤毛麟角的想法,类似与这种新型邦国制与旧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有怎样的不同,如何利用郡望来实现地域性的政治。崔季明想说这一切根本就是不合理的,但崔翕的言语中,让她挑不出她能说的理由。她一面有些恨自己不够博览群书,对于治国与政治了解的太少,根本说不出弊病,另一方面,她又觉得崔翕的说辞看起来太完美了。要不然崔翕是一个理想主义者,他有着心里向往的完美政治,有着崇高的理想。要不然……行归于周的这套说辞就是卖假药似的宣传语,崔翕有意抹去了背后的致命漏洞。连他自己怕是也知道行归于周是不可能的,但这样将大邺闹个底朝天的大旗下,有他,有其他世家无法掩饰的野心。三百年乱世的浑水,平静下来的结果已然使这些人不满意,大邺的潭水清澈了百年,再藏不住他们的手,他们也不满于绕着圈子用官僚政治来为自己谋权。想来一场大的,唯有将这滩水,搅得如大邺诞生之前那般飞沙走石。崔季明只觉得后背上淋淋的汗流了下来。政治甚少显露出多么磅礴的样子,血流成河的战役不过是政治无法阻止的副产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