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70 (第1/3页)
,外军、各地州兵最多也就只能吸收十五万,剩下的十五万户人口多出来都是问题!”民无事可做,各地必生事端。殷胥:“需要人的地方太多了,冻灾后,若是实行太子提议的新稻种与稻麦复种,必定会增加垦田。外军与州兵都只会挑选强壮的雇兵,剩下的就是些并不足以称为兵的民户,以及从各个世家手下独立出的奴婢部曲,或许阿娘会觉得我的想法有些天真,但我想要推行契约制度,我想通过父皇手中的能力,扶持一个能与世家对抗的阶层出来。”薛菱今天第二次觉得自己脑子跟不上了:“你再说一遍?”殷胥的想法在这一段时间的反复酝酿下,比上次见到殷邛时,表达的更成熟了。殷胥:“我想扶持寒门阶层,来消融世家门阀。若天下再无世家与寒门的鸿沟,那帝王至高,则能无往不利。”薛菱大概知道之前殷邛的表情为何那般诡异了,这会儿连她都接不上这话:“你觉得解放出天下奴籍,就能扶持平民阶层了?”薛菱就是世家出身,她很明白世家为何能延绵几百年,因为阶层之间是根本不会流通的,世家的人堕落到极点也是人上人,寒门死命往上爬也是昙花一现。当然她所说的寒门,还不是普通的百姓,她口中的寒门,都是一州一县内令百姓仰慕不已的乡绅门户了。殷胥条理十分清楚:“很多问题倒推就好,如果我们想做到这点,应该需要什么。”他娓娓道来。所谓想要平民阶层更加壮大,通俗说来,一是本身在认知上要具有平等性;二是平民阶层要能有一定可以与世家对抗的工具武器。其实殷邛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,只是他的方法比较直接,就是重视科考,采用糊名制,削减世家恩荫官职,重用寒门官员。但自高祖开始重用寒门,百年间寒门官员人数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,这显然也是根上有问题的。寒门在读书上或许能勉强一比,但对于朝政一窍不通,对圣上心意与各年朝堂上争论的问题也一无所知,怎可能在科考的答卷中有出彩的地方。不过这只是一个非常细窄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