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229 (第3/3页)
在依依惜别。……“没想到胡大人这么得人心,真是令在下佩服,不知道胡大人治理地方多年,有什么心得体会吗?”胡宗宪呵呵一笑,“体会谈不上,老百姓只要能吃饱,就不会闹事。所以胡某当官,就想尽办法,给百姓田地,田地不够用,就鼓励经商做工,要想经商顺畅,就要地方安宁,剿灭土匪,整顿课税,不准盘剥往来,压榨商贾,商贸繁荣,衙门有了余钱,再修桥补路,如此而已。”他说的随便,可是唐毅听在耳朵里,却大为赞许。“胡大人,你这么干,百姓过了十几年,还都记着你的好,可是想过没有,为何迟迟不能高升?”这话触到了胡宗宪的软肋,他眉头紧锁,半晌摇头道:“胡某不知。”“那在下就试着说说,大凡地方官吏,多半是随波逐流,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。一些有为的干吏也不过是清理沉积的冤案,替百姓伸冤,抑制兼并,整肃吏治,兴办教育,这些事情做起来见效容易,而且也符合士林的胃口,互相传颂吹捧,名声打出去,自然就能高升,大人以为然否?”胡宗宪面无表情,紧握的拳头却显示出心中的激动,他哪里不知道当世的风气,清官只喜欢做表面功夫,赃官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。少小休勤学,钱财可立身。君看严宰相,必用有钱人。如此下去,不解决实际问题,对老百姓又有多少益处,天下又岂能平定!胡宗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,鬓角发白,他一生追求,既不是清官,也不是贪官,他要立功,要立不世功勋!“小兄弟洞若观火,只是胡某以为身为男儿大丈夫,不该如女子一般,只知道自己的名声,更不该忘掉做人的根本,贪得无厌。胡某此次南下,已经发了誓,不破倭寇决不罢休。我以为破解倭寇的关键,就在于让百姓有活路,我做过余姚知县,东南的倭寇十成有七成是汉民百姓,如果有活路,谁愿意剃发易服,装成倭寇,就算死都没法葬在桑梓之地!”唐毅听完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,对胡宗宪投以赞许的目光,难怪此人能成为倭寇的克星,的确是见识不凡。唐毅发现胡宗宪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