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灰奋斗史[清]_分卷阅读88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88 (第2/3页)

试已经过去半年,还是有不少学子留在京城,准备三年后的科考。

而琉璃厂就成了学子最常聚集的地方,这里时刻有学子举办诗宴和众同窗联络感情。

这一日有人光明正大在街上摆了个摊。

这个摊很特别也不做生意,而是招工,摊位前一张白纸上注明了招工要求。

招编辑十人,需要秀才以上功名,记者若干,统一要求会识文断字。

招工不稀奇,但招工遭到文人头上,那可就是一件奇事了。

这世界上的笔杆子可都掌握在文人手里。

一瞬间这个摊位被众多学子围住,好在摊主还算镇定,也算是读书识字之人,直接拍了拍摊上的一沓纸,“有意向者可以领一张回去,填好之后再交上来。”

瞬间不少好奇的人,将那一沓纸给分了。

冯翔是金陵一个乡绅之子,这次科考名落孙山,父亲来信让他回去成亲。

成亲意味着他要继承家业放弃科考,这是冯翔百般不愿的,回了信拒绝,家里就断了他的银子以此逼迫他回乡。

最开始冯翔还硬着头皮支撑,只是在京城里开销太大,虽然节省了又节省,还有同窗接济。但眼看着他那点银子耗尽,只能灰溜溜的回乡。

这次出来和同窗聚一聚,未必没有做最后一次的打算。没想到不过出来看个热闹,竟然稀里糊涂抢了一张纸。

他低头一看,只见纸上写着:现招编辑一名,需秀才或以上功名,工作范围审核文稿,每月十两银子。

冯翔的眼睛一亮,十两足够他在京城滋润的活下去,而且他已经是举人,完全符合这上面的要求。

按耐住心中的激动,他又往下看。

招编辑若干,没有功名要求,只需识文断字,工作范围,每日走街串巷,寻找最新鲜的事记录下来,上交给编辑审核。

冯翔恍然,原来编辑就是审核记者所写的文稿。

继续往下开,最下面是一行大字,诚邀各界人士投稿,收稿内容,、诗词、骈文等等,可用笔名,稿件录用后千字百文。

下面是投稿地址。

一伙文人骚动起来,有些人不屑,有些人默默将纸收了起来。

冯翔抬头看那摊位上又摆上了一沓纸,越来越多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