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46 (第2/3页)
,若生病错过科举后果自负”的话,但这句话有多少人放在心上,贾数也不清楚。事实上,将贾数这句话放在心上的,还真不在少数。临近春闱,这个时候的考生大多想的都是保险,千万不能出错。就算有人想要如汤元纬二人一般提前尝试春闱氛围,但在看到后一句后,也都打消了念头。一个个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内专心做题,翻看林如海答题,对比自己与林如海的差距。当然这期间,那些在其他书肆买了试题,又到林家书肆买了林如海答题集的学子,在发现做完试题后在答题集上根本找不到答案的时候,整个人都懵了——为了利益最大化,也为了节约纸张和成本,林如海的答题集……贾数让人全部只刊印了答案,没有题目。如果不是做的林家书肆出版的试题,想要在上面找到答案,不是找不到,但真的,超级难。如果说做题需要半个时辰,那在答题集上找到准确答案的时间,甚至可能比半个时辰还要多。除非有人能在短时间内背熟所有答题,否则就算之前看过答案,第二次再找,耗费的时间一样让人心塞。这些人立刻想起了胡掌柜的劝告,一个个开始后悔不迭。但正因为胡掌柜的提前劝告,这些人想要找林家书肆讨个说法,都觉得没那个脸。所以,这群人最后全部找上了他们购买试题的那家书肆,要求他们也出一份答题。可这些书肆从到户部买下试题,到出书售卖,这中间的时间甚至不足半个月,不说那些书的质量如何,只说答题……在贾数搞出这么骚操作之间,谁想到还能这么做?那些学子以前在私塾或大儒门下求学的时候,他们的夫子出题考较他们水平,也不可能提前将给他们一份答题啊摔!但林家书肆给了,而他们没给,这就是他们最大的错处!可是马上就要到春闱了,这些学子明显是想让他们立刻将答题拿出来。他们从哪儿拿?时间根本不够。而且就算时间足够,他们根本找不到让这些学子心服口服的人来答题。之前因为林如海与刘正清大儒的教辅书卖到脱销,他们倒是跟风找了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