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86 (第2/3页)
教美术的熟人老师那学画画。美术老师说,这孩子很有慧根,要是能得到专业指导,以后一定前途无量。可是康树洋和孔玫家族里不曾有谁从事艺术。康昭生活的小镇,二代大多继承父辈衣钵。龙生龙凤生凤,老鼠生娃会打洞,在他当时狭隘的认知里,这种观念根深蒂固。他以后不是像父亲一样当一名警察,就是像母亲一样当一名医生。在他偶然从康奶奶那里听到自己是被捡来的之后,关于职业的想法更加笃定。也许他深沉的性格就是从那时候渐渐形成的,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发现。他不再愿意去学美术,而是泡在康树洋和孔玫的书房,试着去那些艰涩的专业书籍。他开始有意无意学习模仿康树洋和孔玫,缠着让他们讲工作上的事。当父母亲的同事来家里,他“偶然”表现出对这两门专业超出年纪的熟识,长辈们总会热情的夸赞一句:不愧是康树洋和孔玫的儿子。每逢此时,康昭就会特别自得骄矜,也在这一刻,他觉得,他康昭就是森林警察和儿科医生的亲儿子。康昭不知道康树洋什么时候发现异常。康树洋也许一直想跟儿子开诚布公,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。直到有一次,康昭因为流言和同村的孩子打了架。那些孩子笑话他,说他不是康树洋和孔玫生的。因为他先动的手,康树洋斥责了他。康昭委屈,娇弱的心灵再也包不住秘密,长久的疑惑爆发出来。康树洋没有承认,也没有立刻否认,而是开始收拾东西,带他上山。那天已经是傍晚,他们走很久的山路,在山上扎帐篷过夜。那是康昭第一次看到山中夜色。广袤星空笼罩大地,夏虫嘶鸣,夜鸟啾咕,树冠沙沙而动,还有许多他无法分辨的、属于森林和神明的声响。苍茫黑暗之中,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脆弱。康昭自然而然忘记他的烦恼。天边出现鱼肚白时,康树洋把他带到一个地方。那是一丛再普通不过的灌木。康树洋说:“我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看见你。我脱下警服把你抱下山,刚好看到那天的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