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7 (第3/3页)
不觉轻松。直到忧心忡忡地走到了清明馆外,她忽然就想起在乡间曾听过的一桩旧事。说是有个带着独子的寡妇,一门心思地守着亡夫的遗愿,要供幼子金榜题名。奈何她那儿子实在算不上俊才,三四回才考中秀才,七八回考中了举人,又不知多少次,才走了鸿运,靠着碰巧押中考题勉勉强强地攀上了个金榜的尾巴,终于衣锦还乡。然而那时,当初胸怀青云之志的少年,早已蹉跎了一生,鬓发斑白。而为了供儿子读书尝遍了世间辛苦,受了无数白眼的老母亲,也只来得及看了身着锦袍的儿子一眼,便在她住了大半辈子的逼仄茅屋里撒手人寰了。“历尽艰辛”啊,这四字中的涵义岂是轻描淡写就能略过去的!况且,就算最后风光了,又得到了什么呢?不过是半生辛酸苦厄,和局外人口中几句津津有味的谈资罢了!或许是出身寒苦的缘故,又或许是因为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宿慧,姜云舒自记事起,心思就比旁人重一些,此时念及这些少年人常无法理解的曲折,竟不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,反倒有些毫无隔阂地感同身受似的。白蔻则是个没心没肺的,自然没留心她那些小心翼翼藏起来的落寞。这会儿既然走到了清明馆大门口,便推开门往里探了探头,跃跃欲试道:“还好没来晚!我们一般是不能进去打扰主家听课的,六娘快自己进去吧,其他人都差不多到了,趁着江先生没来,先去认认人。”说着,从后面轻轻推了姜云舒一把。却没想到姜云舒正在神游天外,一时没防备差点被她推了个趔趄,满心的惆怅都给吓飞了,见白蔻端肩缩脖地道歉,只好无奈地笑了笑,转身进去。清明馆的屋子也像是竹子搭的,五月初刚泛起的一丝暑气被这满院的竹香一冲,早已分毫不剩,只余下缕缕令人心神安宁的清凉。姜云舒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将木屐脱在门外,放轻脚步踏上清明馆的门阶,脚下传来微凉的触感,让她纷乱的心绪渐渐沉淀下来。门垂纱帘,她深吸了一口气,将帘子撩起,走了进去。她刚一进门,屋子里的低语说笑声就戛然而止,五个装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