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心不改_分卷阅读287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287 (第2/3页)

后要没出息,别指望国家养你。

拿长宁公主为例,她是皇帝的嫡公主,生来就尊贵,她有品级还有封地,她得算第一代,然后她的儿子算第二代,为郡王,但一般郡王是有爵位有养老田,没有封地的,除非长宁公主从她自己的封地里拿出一些给儿子。

注意,只能给一些,不能超过郡王的标准,而剩下的那些,在长宁公主过世后就会收回国有。

再然后,到了简郡王的嫡长子,那孩子得封超品的国公或一品的镇国将军,(以长宁公主嫡公主的身份和简郡王的受宠,估计国公是有希望的),是有爵位有养老田,也能从他爹手里继承更小的一部分封地,他爹剩下的那些,最后也得收回国有。

等到了国公的嫡子,就是没有爵位没有养老田,更没有封地,他能得到的,是和他兄弟姐妹分家后的父母所有的遗产。

长宁公主要还有别的儿子,那嫡次子和三子四子是只能封国公的,他们的嫡长子得封镇国将军,孙子封抚国将军,也是袭三代,就没了。

长宁公主要还有女儿,嫡长女封郡主,次女和以下的封县主,她们的孩子也可以封国公封镇国将军,孙子封抚国将军,也是袭三代,就没了。

每每都三代,公主如此,别的公侯也如此,真要细算,国家还是得养不少二世祖三世祖的,可要不如此,谁愿意为皇家卖命?

这种制度总得来说比前朝是有优点的,那就是不让王侯将相的后代不学无术吃老本,朝廷是鼓励他们上进,自己挣出更加光明的未来,你看李尚书,也是郡王,可人家多有出息,目前位高权重的,比一般亲王活得还滋润。

至于卫王,恭王他们,那是皇家特殊教育的结果,说白了朝廷鼓励的上进,并不是完全公正公平的,有些特殊人群,不上进比上进要好。

夏百合之前遇到临江郡王时,就了解到她的封地是她爹赵王从自己封地里划出来的,是给女儿当嫁妆的,那简郡王也有本来不奇怪,可尤少君划拨的面积太大了。

☆、第二百九十三章还没歇着

“先皇,也就是我皇外祖父赏了一块,”尤少君画了个大圈,“我外祖母太后又赏了我一块,我龙舅再赏我一块,我娘又分给我一块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