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02 (第1/3页)
叫别人小看,随即便主动请缨奔赴河西。他走的那些日子,我每日都在佛堂里头跪上几个时辰,不求他真的立不世之功,只求他能平安回来,那些时日我心里头的煎熬,比我前半生加起来还要多……”崔氏很少会同阮琨宁提他们上一辈的事情,可阮琨宁从来都觉得,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传奇,都曾经有荡气回肠的故事,缠绵悱恻的情意,谁都不会例外。她知晓崔氏大概是想要宣泄自己内心的忧虑,也不欲她继续担忧,便不再提阮承瑞的事情,而是含笑转了话头,道:“好在阿爹平安归来,也真的叫阿娘风风光光的嫁了他,阿娘祈祷了那般久,总不算是辜负了。”崔氏心底的愁绪淡了些,面上勾起一抹恬淡的笑意,道:“是呀,总算是不曾辜负彼此,不枉此生。”阮琨宁想着之前曾经从皇帝那里听来的八卦,心里头难免的有些发痒,道:“阿娘同阿爹是怎么认识的?阿爹想娶阿娘,有没有被舅舅们为难过?”“怎么认识的,还是不说也罢,”崔氏微微一合眼,浅笑道:“不过他被你舅舅们为难,那倒是真的。”被为难这件事,其实阮琨宁也完全能够想象到。毕竟崔氏与永宁侯成婚的时候,大齐也才建国没多少年,永宁侯府作为新贵,是很难同尊荣了几百年的清河崔氏相提并论的,更何况永宁侯要娶的是出身嫡支的嫡女呢。这桩婚事在时人看来,绝对是下嫁的。在后世,唐初官员修订之时,便将崔氏列为第一,后来才被唐太宗修改掉,将皇族李姓列为第一,皇后族长孙列为第二,取崔氏为第三。可是直到唐文宗时,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,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,但仍被拒绝。郑覃表示,自己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,也不愿叫她去做什么太子妃,为此文宗极为无奈:“民间修婚姻,不计官品而上阀阅。我家二百年天子,顾不及崔、卢耶?”可事实上,便是唐高宗自己拉起大旗造反,乃至于后来唐太宗继位,都有意无意的忽视掉了自己的胡人血统,努力将自己往陇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