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430 (第3/3页)
的五六品官员。“众卿还有何事?”“启禀陛下,近日雨水过多,水文站监测到黄河、通济渠河面上涨。为防汛期,臣以为,当屯粮于涝灾多发地区,平抑米价,加固堤岸。”工部尚书郝明宇禀道。庆隆帝点头,道:“着户部与工部共议,拿出章程,明日再议。”户部尚书许原出列领旨。朝臣奏事已毕,关景焕出列:“启禀陛下,臣有事要奏。”他一出列,原本站在最前方,老态龙钟的宏文院大学士、宰相朱自厚抬了抬眼皮,浑浊的老眼中闪过精光,随即垂下眼皮,恢复了颤颤巍巍的老态。“讲。”庆隆帝道。“太子卫明贤,自律好学,勤勉持己。无奈心地慈善,受恶奴蒙蔽,滋扰乡里。”关景焕顿了一顿,拔高声线,道:“然!储君乃国之根本,岂能因区区小事而轻易动摇?陛下正春秋鼎盛,太子本性良好,拥有足够的时间历练。”他微微躬身,眼风凌厉的扫向后排那些弹劾太子的官员,质问道:“汝等轻言废太子,动摇国本,是何居心?!”关景焕是先帝在位时的两榜进士,如今官居二品,只差一步便位极人臣。眼下已知天命,看上去韬光养晦慈眉善目。但他年轻时的凌厉手段,仍在朝臣中流传。被他的眼风扫到,那些官员只觉两股战战,定力心性不够的,只差一点就要跪地求饶。此言一出,又有几名大臣附和,“臣附议。”庆隆帝的面上看不出喜怒,深深看了关景焕一眼,淡淡问道:“朱大人,你怎么看?”朱自厚被点名,艰难的挪动身子出列,拱手道:“臣以为,御史弹劾有礼,关大人言之有物。”两不相帮,打得一手好太极。吴光启收到庆隆帝的示意,收了关景焕的奏章呈上。庆隆帝看也不看,放在手边。从龙椅上起身,径自向后面走去,吴光启忙捧了奏章跟上。两侧捧玉玺、执金仗、拿宫灯的宫女相继跟上,最后是两名执长柄羽扇的宫女,将手中索扇在龙椅前合上,宣告此次早朝的结束。众官员按品级从高到低,依次往殿外走去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