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362 (第3/3页)
>如逢乱世,京畿大营会是洛阳城的最后一道防线。但他也不能训斥平国公,他摆出一幅为子出头的模样,如果严词训斥了,会寒了一干开国元勋老臣的心。庆隆帝摆摆手,吴光启会意,上前一步将平国公扶起来坐在春凳上,又奉了茶,道:“平国公,您先歇歇,喝口茶润润喉咙。”平国公也不拒绝他的好意,他年纪大了,嚎哭也是个力气活。喝了口茶水,问了下冒烟的喉咙,他安静了下来。平国公心里知道,他这几日,虽然都来皇上这里哭求,但今日有所不同。在今日,他只是个打头阵的。果然,过了半刻钟,外面传来通报的声音:“永乐伯求见!”庆隆帝执笔的手一抖,笔尖在纸上凝成了一团墨迹。永乐伯,才是真正的苦主。四年前的端午龙舟竞赛,京畿大营突然发难,将北衙军的龙舟撞翻,永乐伯的嫡次子就是在那场事故中送了命。京畿大营和北衙军针锋相对,争执不下。闹到他这里,他也只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。北衙六军掌着皇城安危,京畿大营拱卫京师。这两边,一方是勋贵,一方平头百姓的精英,天然就该是水火不容。他也不希望,这两方和睦相处其乐融融。这样的处理,能让两方将仇怨越结越深,是他乐于看到的。不过,这永乐伯的嫡次子,却是白死了。这会永乐伯求见,庆隆帝明白的很,一定是平国公连着几日到御书房哭求的事情传了出去,他也来喊冤。庆隆帝颇为头痛,却不得不见。听到传他进去,永乐伯缓步迈入御书房。他的年纪,和平国公差不多,瞧着却要老上十岁。当年嫡次子之死,对他打击很大。虽然是次子,但却是他最钟爱的孩子。那孩子确实也够争气,年纪轻轻便武艺高强,丰神俊朗,是他的骄傲所在。他万万没想到,不过是一次常规的龙舟比赛,竟然能夺去爱子的性命。对京畿大营闹事的士兵,更是恨之入骨。只是,当年的事情越闹越大,已经不是他区区一个永乐伯能左右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