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323 (第3/3页)
其事,而可以无中生有,腾挪自如。上官仪之所以入狱,起因是太平的失踪,但就算是太平公主找到,上官仪的罪名也并未因此消减,反而更甚。对于有些人来说,已经迫不及待,兵贵神速,很快上官仪的最终罪名已经定好了。这一夜,御史台的天牢之中,来了一位探监之人。狱卒挑着灯笼,小心翼翼地送人入内,来到最里间儿的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,借着幽淡灯火,可见里头一人盘膝而坐。狱卒将灯笼插在门上,垂首而退。门口的人道:“上官大人。”牢房里的上官仪听了这声音,方回过头来。当看见来人之时,上官仪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:“我落入这般境地,人人避之唯恐不及,你却前来探望,难道不怕皇后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吗?”原先写下废后诏书之后,他心中惶恐,有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,但如今自知天命已达,之前的种种惶恐反而散尽,只有满心空茫,双肩轻松。门口那人道:“是崔晔无能,不能相救大人。”灯火之中,映出一张眉目入画的沉静容颜。上官仪摇头道:“顺她者昌,逆她者亡。自从起草废后诏的那日,我便知道迟早会有这样的一天,只不知我大唐有这样厉害的一位皇后,到底是福是祸。”此语有几分耳熟。崔玄暐不语。上官仪望着他静默站在灯影里的样子,道:“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,既见君子,云胡不夷?”他笑了笑,道:“只是你不该来看我,太冒险了。”崔晔沉声:“不能相救,定要相送。”上官仪目光涌动,忽然仰头一笑:“说的好,我领了你的心意了。”崔晔道:“您还有何心愿,某当尽力完成。”上官仪思忖片刻:“我有一孙女儿婉儿,年纪尚小,稚子何辜,以后不知飘零何方,你若能救护一二,我于九泉之下也心怀感激。”崔晔道:“某记下了。”上官仪面露释然之色:“多谢。”崔晔道:“公若无其他吩咐,我便告退了。”上官仪点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