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12 (第2/3页)
如果是别的什么人,这一句,自是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的奉承罢了,大可一笑置之。但是阿弦是什么人?大概没有人比袁恕己更加清楚。在桐县的时候她说起有关他的悲惨之极的将来,曾令他内心大受打击。可是现在……骑马而回的时候,袁恕己心想:可能吗?何其古怪,之前阿弦预言那可怕的部分,他口虽否认,实则深信,正因为深信才深惧否认。可是这会儿恰恰相反,他虽深信阿弦的话,但对这部分,却恍惚觉着“不真”。但当初在军中的时候,在豳州的时候,他从来对自己都是信心满满,踌躇满志,他的心愿非常简单而明确——在军中建功立业,在官场出人头地,像是每个有些理想的男人一样,步步登高,最好的境界自然是能呼风唤雨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可当“命运”真的如此告诉他的时候,心中的感觉却如此古怪。犹如在梦境之中。这日袁恕己前往大理寺,走到半路,忽然勒住马儿,他抬头看向前方,问身边侍从:“那是吏部吗?”侍从答道:“回少卿,正是吏部。”之前贺兰敏之的那句话在心底徐徐升起,袁恕己道:“去打听打听,吏部的崔天官可在。”吏部。堂中两人对面而坐。袁恕己细看对面的崔玄暐——自从回到长安,这还是两人头一次正经照面。此刻的英俊先生,脸虽然仍是先前的那张脸,气质却大为不同了。在桐县的时候,这人松下之风,山上之雪,虽然醒目打眼,到底不是如今混在长安庙堂之中长袖善舞的朝臣。袁恕己道:“之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,多有得罪之处,还请天官高人高量。”崔玄暐淡淡道:“少卿何必如此,你我相识一场,当知道崔晔的为人。”袁恕己略觉放松了几分,笑道:“客套话总是要说两句的,难道现在还要跟在桐县一样谈笑不羁么?且我看您也的确同之前大有不同了。”崔玄暐沉默,心中却在瞬间闪过两句话:酌贪泉而觉爽,处涸辙以犹欢。当初在桐县的时候,他曾以这两句自比。可这会儿才明白,这两句,放在长安同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