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655 (第2/3页)
。长平郡主出嫁已有三年,膝下一子一女。要过继,当然要过继有先太子血脉的子嗣,太后要过继长平郡主的儿子给先太子做孙儿。这事出乎皇上的意料,不少大臣反对,长平郡主是出嫁之女,她的孩子虽然流着皇家的血,但是外姓人,应该过继本宗子嗣。也有一半大臣赞同,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,朝中就有异姓王,何况过继的孩子身上还留着先太子的骨血。这件事,一时间也没个定论。下朝后,皇上去了永宁宫,太后坚决不同意过继其他宗族子嗣,她以为皇上是想拿晋王府爵位来拉拢人,爵位是她儿子的,就该她这个当母后的做主。太后说晋王妃寡居多年,未必会把过继的子嗣当亲生骨肉疼,年纪大点的,过分亲昵还会惹来闲言碎语,但是长平郡主的儿子就不会了,那是晋王妃的亲外孙。就连晋王妃得知此事,都破天荒的进宫向皇上表态,她想过继外孙当亲孙。皇上想了一夜。翌日上朝,大臣们旧事重提,皇上道,“朕准了晋王府过继外孙当亲孙的奏折。”“皇上三思啊!”有朝臣跪下高呼。皇上摆手道,“朕意已决。”说完,皇上话锋一转,道,“长平郡主随夫家住在洪州,朕决定收回崇州,改洪州为晋王府封地。”第六百四十五章接旨在大部分朝臣眼里,皇上给先太子,给晋王府延续血脉才是重中之重,改封地那也是为了人家母子团聚方便,洪州和崇州南辕北辙,快马加鞭也要五六日,皇上真的是不能更贴心了,他是不是被先太子在梦里头灌了迷魂汤?知道王爷和皇上关系好,说话管用,下朝后,还有老大臣请王爷出面劝劝皇上,三思而行,万不能再给太后希望,卷土重来。这些都是朝堂忠臣,但内情王爷不便相告,只道,“长平郡主的儿子才一岁,掀不起大浪来。”可他会长大啊!见王爷像没事人似的离开,老大臣急的恨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