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30 (第1/3页)
,导致大唐崩盘的人,就是你儿子呀!作者有话要说: 本章关于吐蕃、节度使、高句丽等内容,引用摘抄自军事卷相关部分和林语堂的。虽然是放飞写的,但是军事上还是想尽量贴近史实一点,所以引用了资料,以后如果有引用摘抄的内容,会在内容提要写明,大家买之前看一下内容提要,可以斟酌着看还是不看O(∩_∩)O哈!隋、唐两个朝代都想灭掉高句丽,原因比较复杂,简单一点说,因为之前汉末时天下大乱,接着魏晋纷争,五/胡/乱/华,中原无暇东顾,高句丽渐渐发展强大,隐隐有屹立东亚的架势,而且高句丽不像当时的日本那么听话,对唐朝抱有很强烈的敌意,唐朝皇帝如果想要坐稳江山,必须除掉高句丽这个威胁,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,所以李治坚持要灭高句丽。另外文里还是把军事方面的内容写简单了很多,文里的叙述粗暴幼稚,事实上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很复杂,史学家们意见不一,只有一点:绝对不是杨贵妃的锅~她的兄弟是真祸害没错还有由于涉及到民、族、和、谐,后文会虚拟出一个异族国家……不能写真民、族第54章五十四不管武皇后心里怎么想,执失云渐的归期还是一日日近了。为了亲自迎接凯旋的将士,李治决定端午前返回长安。明明还有几个月,李令月已经开始迫不及待收拾箱笼行礼。离宫并不冷清,每天都有马球、百戏、宴饮、歌舞。为了讨李治和武皇后高兴,程福生选出数千名才艺绝佳的教坊歌姬伶人,陪侍帝后左右。离宫的宫婢差事轻省,赏赐丰厚,不用勾心斗角,远离尔虞我诈,还能每天陪着帝后游乐,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,殿宇楼阁内外,处处是欢歌笑语。李令月也很享受在离宫无忧无虑的生活,但是成天对着翠微青山,缥缈水色,实在单调乏味得很。李治如果再不提起回长安的话,她也会和李贤、李显一样,偷偷溜走。只有裴英娘是最不想迁回长安的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