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64 (第2/3页)
娇。”说罢,循着二姨母离开的方向,撩起门帘往西屋走。走不过几步,听到内室蔡如娇忿忿不平的叫声,“都是一家子白眼狼,咱们又留她吃饭又给她做衣裳,还送出去五十两银子,换她一条裙子都不行?我长这么大,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,娘可得替我做主,趁早把她撵回去。还得跟大姨母说说,别让她跟着去京都,一股寒酸气,没得给大姨母丢人的。”薛氏站在屋中间,进也不是退也不是,暗自后悔不该收那五十两银票。吃人家嘴短,拿人家的手短。难怪蔡如娇能这般理直气壮地跟严清怡要东西,她是有底气。现下当着大人的面都如此,往后进了京,怕不是更要得寸进尺?薛氏沉默数息顺着原路回到了厅堂,正听到大姨母问严清怡,“平常在家里都做什么,读了什么书?”严清怡笑道:“洗衣做饭收拾家务,什么都干,书倒没正经读过,只小的时候跟娘学着认了几个字,又跟三弟学了阵子,空闲的时候把以前外祖父留下来的书囫囵吞枣地翻了翻,看懂的少,看不懂的多。”薛氏定定心神,笑着开口:“先前家里快揭不开锅了,就指望阿清出去卖杏子卖绢花能赚回几文钱,她哪里还有工夫读书?不过阿清是真聪明,教过的字一遍就会,看过的书也是一遍就能记着。”严清怡“吃吃”地笑,“听娘这么说,我都要想换身衣裳去考状元了,回头也披红挂绿骑着高头大马游街,让你好生炫耀炫耀。”大姨母拊掌大笑,“要是本朝女子能科举,咱们几个都该试试,也光宗耀祖去。我记得跟你姨父同科考中传胪那个,年岁真正不大,刚二十出头,游街那天,路边的大姑娘小媳妇专朝他身上扔花,比状元郎都要风光。”严清怡问道:“大姨父是哪科的进士?”“是丁子科的,那年你大姨父三十二岁,好像状元郎更老,差不多四十开外了。”丁子年,到现在是十七年。进士外放为官,差不多从县丞或者主薄做起,十七年能升到从五品的员外郎,这速度也算快的了。正思量着,严清怡忽地想起一事,开口道:“武举会不会也游街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