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46 (第2/3页)
天早出晚归,或者有时候不回来,干脆住在山上,又或者到外地联系生意,半个月才回来。这出去见过的世面多了,人倒没有以前那般懒散,反而勤快得很。谁让比他年轻,比他有本事的人一抓一大把,人家不仅没骄傲,还那么刻苦耐劳。他要是不跟着学一点,警醒自己,那他什么时候才能成功,才能自己当大老板。“华兰,饭菜给成远准备好了,眼看着要入秋,你给他多拿几件衣服?”陈老太拎着菜篮子进屋,跟准备上山去给王成远送饭菜的李华兰细心叮嘱。李华兰也考虑到了,早从他和王成义住的屋子里,拿出几件干净衣裳,叠成整齐又方正的豆腐块。“妈,你瞧这几件够吗?”李华兰指着她叠好的豆腐块问。“够了,够了,还有成义他咋还不写信回来,这都快五个月了,我着急。”陈老太对自己两个大孙子,还是很牵挂。手心手背都是肉,都是她和老大媳妇一起带大的,论感情,深着呢!李华兰比陈老太还牵挂,还焦急。老大当兵没几个月,她心头挂念,老二成天不着家,越晒越黑,她也时刻惦念和关心。就没有一个让她省心的。值得欣慰的是,她小闺女和小儿子都很乖巧,不生事,每天就抱着书本,练着大字。她叫他们休息一会儿,他们都说一点不累,反正学着玩。李华兰每回听到这个答案,都是无话可说。他们把学习当乐趣,是好事儿。不过在他们看来,太辛苦了。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作业一写完,就溜之大吉。他们家这两个小家伙太老实,太实在了,你让他们出去玩,他们还不乐意。她:“……”“妈,成义他进部队刚训练这几个月,肯定是没时间给我们写信。三弟当年新兵入伍,不也是隔了一年才写一次信,我们就再等等。”李华兰拿王一民举例子,陈老太就没啥好说的了。她大孙子跟老三不一样,老三时常嘴上说,惦记他们。实际行动根本不积极,一年才写一次信,啥玩意儿!她相信她大孙子比老三强,一年至少写两封信回来。起码宁将军是真看好她大孙子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