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1988_分卷阅读206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206 (第2/3页)

/br>
李俊毅捏着下巴想了想,说:“定位在青少年阶段吧,十六到二十五岁之间?这个年龄段的人最爱打扮了。”

高凉想了想则说:“只设计女装怎么样?女人更愿意花钱在穿着打扮上。而且设计师人手也有限,种类太多,反而容易粗制滥造,专攻一类质量会更高。”以高凉多年的经验,服装款式在精不在多,款式要漂亮、穿着要舒适,这样才比较受欢迎,品牌也才更有生命力。

“那是哪个年龄阶段呢?”李俊毅问。

高凉说:“十八到二十八岁,可以设计两类产品:一种比较活泼轻快,针对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,还有一种比较成熟一点的,针对职业女性。这样一来,价位要比你之前说的青少年那个稍微高点儿,这个年龄层次的女性大多已经参加工作,有独立的经济能力,女人又舍得在外表上投资,只要衣服漂亮,还是很愿意买的。这点我比你更了解。”目前只能定位中档市场,太高档了也不行,毕竟人均收入水平在那摆着,等以后做大了,时机成熟了,再考虑其它方面的。

李俊毅觉得高凉对市场的分析非常合理:“高总就是高,出手就是不同凡响,言之有理,我听你的。难怪古人云‘娶妻娶贤’,我算是深有体会了。”说完嘿嘿直笑,别提多得意了。

高凉才不会被他的迷魂汤灌晕了,说:“好啦,具体是什么样的风格定位,叫设计师一起来讨论下吧,他们也好有针对性地去设计。对了,将各部门的主管也都叫来吧,大家集思广益。”

于是公司第一次召开了品牌会议,大家积极讨论了一个下午,设计师总算领会了两个老板的旨意,有了头绪,开始设计稿子。

从这之后,高凉忙完店里的事,一有空就会去厂里看看设计稿,跟进设计进度,并跟设计师交流创作心得,碰撞火花,适当提一点意见。她曾经在服装厂工作多年,又自己开过公司,职业使然,对每年新出的流行款式都会比较留心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大局观要比李俊毅和这些设计师都要好。她还建议这些设计师多去服装市场、面辅料市场等地去采风,拓展自己的眼界,加深对材料的了解,衣服无外乎就是那些部件,至于差别,都体现在细节上和材质上。

这天中午高凉又去厂里给李俊毅送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