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1988_分卷阅读102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02 (第2/3页)

毅飞鸽传情之外,还不忘叮嘱男友多鞭策一下俊伟,她自己也加快了给李俊伟写信的频率,以便及时跟进李俊伟的思想动态。

李俊伟在高凉和大家的共同鞭策下,终于放弃了进学生会的念头,并顺利通过了补考。有一次李俊伟在信上说他去医院见习,见到一些很可怜的农村来的病人,其中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令他印象最为深刻,因为先天性心脏病,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用来给他看病了,姐姐九岁了都还没上过学,这让他觉得十分难受。

高凉看完信,建议他可以自己勤工助学去资助这个女孩上学。李俊伟回信说勤工助学都是给家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岗位,自己家境还行,学校不给安排工作。这年头的大学生以公费为主,不仅免学费,国家还会发放生活补助费,如果不是家境十分困难的同学,不需要打工都能顺利完成学业。学校里有勤工助学项目,都是为家境贫困的学生提供的,比如打扫卫生、去图书馆帮忙之类的,李俊伟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在此列。高凉便建议李俊伟自己去找家教。

八十年代给孩子请家教还不是个普遍现象,毕竟大众收入水平普遍较低,很多人也没有这种意识。不过从八十年代起,国家计划生育执行得十分严格,城镇户口双职工家庭都只许生一个孩子,所以社会上将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,家长会想方设法满足孩子,会给孩子最好的,舍得为孩子花钱。

李俊伟不久后来信,说他按照高凉建议的,在校外贴了些小广告,还真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,给一个三年级的男孩补习语文、数学和英语,一次课可以赚一块钱,一周上三次课。

高凉看到后哑然失笑,这年头的人工费真是廉价,不过她也没有给李俊伟泼冷水,而是鼓励说很好,一个月差不多就能给一个小学生挣一学期的学费了。高凉觉得李俊伟能帮助到别人只是顺带的,而是她觉得李俊伟有这么多事忙着,应该就不会是个光有理想的空谈主义了。

李俊毅那边的来信倒是捷报频传,他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之后,朱文武也拉到了更多的订单,最近都在加班加点赶货,他们还打算扩大生产规模,准备招一批新工人。高凉十分替他高兴,他们的工厂算是步入正轨了吧。自己也得加把劲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