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364 (第3/3页)
老板的功劳。”岳二听了心下大喜,晓得自己这步棋没下错。这鲜石稻再好,他岳二拿着能做什么用,又不是靠的什么稻种,不过是样肥料似的东西。可这事情若到了当官的手里,就是了不得的政绩了。等这东西过了明面,到时候人想要种出这样的产量来,不都得到自家门来买渣水?自己是一点好处都没丢,还白送了一个天大的人情。人情不用还的?何况这位要得了这人情还能青云直上,那到时候还回来的时候又该是什么?这账真是怎么算怎么有!知县大人连夜看完了那一大叠的记录,又写了文书,接下来就睁着眼睛只等天亮了。第二天召集下属把事情一说,那意思就立时要在县里推广,并且要农务司负责撰写文论,打算直送京城。他的心思众人都能理解,可这事情各有规程,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。老司长便说了,要想作为一个新粮作或者新技艺报上去,得有至少三年的数据,且上中下田的都得有不说,还得有粮食吃用的记录。如今岳二拿来的只有一年半的数据不说,且也没有食用的记录。偏这稻子的种法又与别个不同,是废渣水浇出来的,那废渣水从前放湖里还药死过鱼,如今种出稻子来,到底于人有没有害处也不能肯定……知县大人顶不爱听这些罗里吧嗦的,只道:“既要三年数据,如今已经有了两年的了,虽差一年,那也已经有了大头了,四舍五入大可当三年的算。实在不行,今年的冬粮可以再试一回,转年收了不就满三年的数了?至于说什么上中下田的,中田的数据都有了,上下田的按着比例来,也差不了多少。再不成,一样的也可以用今年的冬粮试一季。是以此事才要尽快定下来,万不可误了农时。”见农务司那边没什么动静,便语重心长道:“做事情得看根子,不能墨守成规。从前说新粮作,都是新出的粮种。怕那粮种的好处实则是得益于当年的天时,又怕那种性到第二年第三年或者又回老路了,才有这些三年三样田的规矩。咱们这里的不同,原是相当于一样新的肥料。想想看,中田用了都能比上田增产一成有余,若同与中田比,则增产将近三成!若是推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