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235 (第3/3页)
不显眼,可以跑远地方的村镇买去,可这总得有个地方放啊。放哪儿合适?放县里肯定不行的,放山上?到时候方伯丰总要往山上来的,也不方便。且往后她的东西且要添呢,怎么着找个旁人见不着又不受野兽祸害的妥当地方才好。为了这个她如今往山里去总是到处打量,希望能寻着一个这样的地方。山谷平地倒是有,可若要在这样地方落脚,就得先筑墙,低了还不行,山猫豹子多老高的地方都上得去。还得结实,野猪拱起来可不是玩的。得围出那么大一个地方来,才能再说盖房开地的事儿。可这么着她又觉着没意思了,好好的山谷林地被自己弄成田了,到底这里头还许多几辈子以来一直在这里过活的东西呢,自己又不缺吃不缺喝的,原是为了玩儿,为了一乐呵,就坏了人家的家园,不太合适。如此转磨似的转了小半年,也没找着合适的地方,只好先搁下了。虽只小半年,德源县却兴出了许多从前没有的事情来。头一个就是船。从去年冬前小清河和凉河的清淤驳岸做完了,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小船在里头走。加上之后几处河浦通渠也都完工了,许多地方走水路比陆路快,还省力,到了年前就有许多乡民划着小船载了自家的东西来县里卖。从前也有底下乡里来的船,那都是专门干这个的,收了各家的货带来县里。这过了一层自然要加一层的使费,如今他们各家自己来的,菜脯菜干都三不值俩的就卖了。这又没到市场里,也没几个钱,不消上税,更便宜了。这么一来,这河里原来周边人家洗衣服洗菜的踏埠,就变成临时交易的小码头了。一个船划过,见周围有人家,有时候就吆喝一声:“晚秋菘,白玉板,便宜卖嘞。”就有近河的人家出来问他:“多少钱?怎么卖?”那个道:“船上使不好秤,就论颗吧,大的五文钱一颗,小的三文。”那位一看这都是鲜灵灵的菜,且真是便宜狠了,便递过两个青钱去:“给我来两颗大的。”卖菜的用一根头上套着个布袋的杆子伸过去接了钱过来,这边拿黄草绳绑妥两颗菜往岸边一甩,那位接住了掂一掂分量,笑一句:“你先别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