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14 (第2/3页)
几人赶紧拱手,往一边不起眼处站了。上头拿了那文书看了,摇头,——还真说是潲水油。这下可好了,简简单单地就明察秋毫了。直接跟师爷说一句,那边就签了票,按着上头的名字带人去了。没过多久,进来几个妇人,都是在百杂行里做工的。上来行礼报过姓名,便都堆一块儿站了。县老爷让人拿了那文书给她们几个看,又在上头问道:“这文书是你们所写?是你们所递?”几个都不说,为首的一个只好答应道:“正是。”县老爷又问:“你们说的这小清河段用的三凤楼的潲水油,可有证据?”为首的那个妇人道:“老爷明察,这寻常的菜油再怎么便宜,也得三十几文一斤。听闻小清河那里是从三凤楼买的油,只五文钱一斤,这还能是什么油!”县老爷道:“所以你是听闻此事,再自行猜度,并无实据?”那妇人道:“这个价儿肯定没错的,我那次听她们在边上算账的时候说了一嘴,肯定没听错。”县老爷叹道:“那听了价儿后头的潲水油之说,就是自行猜度的了?”那妇人不说话了。县老爷又问三凤楼的掌柜:“小清河段管餐饭的,果然是从你们这里买的油?作价几何?究竟是何油?”三凤楼的掌柜上前道:“禀大人,小清河段做饭所用菜油,确有一部分是从我们楼买的。作价五文一斤,此话不假。我们账上现有记录,大人皆可派人取来查验。这油在我们行里叫做老油。原是做菜的时候,有些菜需要先用油汆过,这油汆过两回菜后,油里头就有了菜味了。再拿来煎炸或炒别的菜,恐怕会杂了味道,是以这样的油楼里便不用了。常是后厨做自己的饭菜时候拿去用。还有些点心铺和胰子铺会来收。“这回小清河段掌管餐饭的管事来楼里,说起要给许多人做饭,只是银钱有限,这些人胃口又大,光吃米面恐怕不饱,需得多些荤腥多油之物才好,却没有什么办法。那日恰好厨上的人在,见这管事一心为做活儿的人着想,不说怎么克扣,却满心都是如何叫他们吃好吃饱的打算,心下感佩,便都帮忙出起主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