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59 (第1/3页)
灯下村之所以得名,就因为其后高山形如油灯,他们这村整一个“灯下黑”,就叫做灯下村。从这里再往东,山势愈陡而少裙丘,居民愈少。管事的一看这么分了,心下略慰,之前提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来。事不宜迟,两厢别过,方伯丰这一路人就直奔灯下村去。这会儿可没有顺畅的水路可走,只能搭一段,走一段,到了后来虽有河浦也不见什么船只来往,便全只能靠一双腿。从翠屏镇出来已经过午,等到了灯下村,太阳都快下山了。黄源朗道:“这一路上一条船都没有,这都没有船,还要通河做什么。”管事的笑道:“若是当差的都跟你这样想法,倒简单了。只是要被老百姓指着脊梁骂什么话就说不好了。”黄源朗混不觉着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,管事的又跟方伯丰商量道:“一会儿咱们去拜访一下这边的里长,上回已经来过一次,估摸着他们心里也有数的。问问他们,比看那只一根根细线的地图管事。”方伯丰点头道:“通渠本就是为了他们,确实要问问他们自己的打算才妥当。”黄大少还在嘀咕:“又没有船,开什么河……”第104章如影随形方伯丰一行人当日跟灯下村的里长细说了一回,知道他们这里出去到哪里都不便,听说要通水路,都极热切打听这事儿。这回见官府又来人了,十分高兴,叹道:“我们就怕又是个半头事,开始说得热闹,过后就没下文了!就跟上回说要新作粮种一样的,老少爷们都等着呢,后来?什么也没后来了!”农务司的管事面上讪讪的,心里也苦啊,这事儿是归他们农务司管,可他们农务司还归上头的人管着呢。幸好老爷子也不打算专说这个,还掉头说通渠的事儿,他道:“我们这里因为近山,溪水倒多,可都是乱走的。没一条能通到镇上县里的河浦。上回你们来过,大家知道这个事儿,都激动起来了。这不,我们自己给画了个图样,你们看看。”说了拿出一张纸来,上头果然画了些山河的样子,管事的笑道:“您这是哪儿弄来的底图?这是风水先生的图吧。”里长笑了:“嗐,这不是现成的嘛,就拿来用了。”又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