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世皇商_分卷阅读679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阅读679 (第3/3页)

挖,因为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。云儿和王爷商量,把带彩条、格子图案的床单布拿出来卖。大清也有花布出售,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异域的布匹幅面宽、布料细腻。云儿也学了异域的方法,以发传单的形式用油墨打印方法印出来很多的套色传单,就是告诉京城的市民,什么位置的哪个商家卖了什么样的新样布匹,布匹的长处和特点。由府上的亲兵把传单发出去。

福晋的嫁妆铺子三个嫁妆铺子有两个是董嬷嬷的儿子在经营,老大董达经营着一个面庄,老二董奎经营着一个杂货铺子。董达经过王爷、福晋的同意,进府跟陈夫人学了好多种面条,比方冷面、拉面、阳春面、担担面、烩面、刀削面、猫耳面、凉拌面、夹心面、盖浇面、伊面等等。都是陈夫人按照女儿给的配方加上自己的摸索,比较适合大清人的口味的面食,一点保留都没有地交给了董达。董达经过了一个熟悉的过程,带回自己的店里。然后通过老娘给福晋缴纳了一定数量的加盟费用,就是王爷的一个加盟店了。

过去董达经营的这个面庄只有炸酱面、热汤面和鸡蛋面这老三样。现在一下子增加了这些新品种,那些平时干粗话的人就给吸引过来。价格又便宜又好吃,三四个铜板就能吃上一大碗可心顺口的面条,来的人就越来越多,董达的生意就自然越来越红火。

董嬷嬷的二儿子董奎原先是给福晋经营着一个杂货店,进货渠道不怎么太顺畅,他本人又是个太实在的,给他供货的一个商家总是把别人挑剩下的卖给他,所以董奎的生意不是太让人看好。现在给王爷代卖布匹,品种很简单,就那么几样,很好经营,也不用他去进货,都是给他送来现成的新货物,董奎就被田亮送到玉龙布庄去跟瑞谦学习了怎样经营布匹。还别说,董奎也跟瑞谦学了“尺外一指”的量布方法,被周围居住的市民所称道,布庄的生意做得很火。很多市民知道了这家布庄有四尺五、四尺八这么宽的宽面布,又结实又不褪色。

还有拿到董奎这里的香囊、荷包、手袋几种商品也很受少男少女们的青睐,尤其是手袋,很实用,很对女人的口味。这里的客流量很大,有的人一走一过看见就买了。

福晋的嫁妆铺子除了董嬷嬷的两个儿子,还有一个曾经的胭脂铺子,现在让王爷给变成了一个首饰

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