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661 (第2/3页)
手上的绿玉扳指给了宝宝贝贝。这两样东西都是皇上本人佩戴的,如果拿到异域,那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了。上面有“顺治皇帝御用”的字样。宝宝贝贝很喜欢,一直拿着玩。当然,王爷的回礼也很丰厚,都是带给皇子、公主们的食物,也是王爷福晋进宫送礼的时候所没有的。比方说果汁饮料娃哈哈、爽歪歪、鲜橙多、罐装牛奶、酸奶、巧克力饼干、蜜饯、核桃仁罐头、袋装鱿鱼丝、山楂片、果丹皮还有给太后的各种果酱、紫菜汤料、肉松、开心果、八宝粥、膨化食品等等。皇上当宝贝似的带回去,直接送到慈宁宫由太后分配。他和太后顶牛多半是在政见不同,有了什么好吃的、好玩的还是先可母亲用,这一点还是比较孝顺的。其中有两包一斤重量的“海藻碘盐”引起了太后的极大注意。“海藻碘”三个字没有繁体字,但是“盐”字是“鹽”,猜了好半天才勉强确定下来。可是大清的盐都是大颗粒的,不是粉状的,所以明明很好奇也不敢用,怕弄错了。大清时代是很缺盐的,朝廷想把盐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。因为生产盐的过程很麻烦、很原始,价格也很贵,朝廷利用官盐的高价赚取高额利润,民间百姓吃不起盐,所以就出现了有人铤而走险的私盐贩运。不象异域,都是现代化器械生产出来的,不管是国营商店出售的“官盐”还是个体商贩出售的“私盐”,全是一个价,一块钱一袋,敞开供应。不管是政局动荡还是天灾,就没有缺盐的时候,闹盐荒是人为的。地球上十分之七还多的地方都是海,海水都是咸的,每吨海水能出三十公斤食盐,那么多的海水能出多少盐?缺什么都不会缺盐!太后把皇上找来,很严肃地跟他说了盐的事情。把海藻碘盐的包装打开,让太医来检验是不是盐、有没有毒。把皇上气坏了:“皇额娘您什么意思?皇兄他会在盐里下毒?”“皇上误会了,额娘是想确定这个什么碘盐到底是不是盐,如果是,你把瑞王爷请来,问问他是否把那边晒盐的方法掌握了?咱们大清……”“皇额娘!皇兄给了朕两包盐还给出麻烦了?就是两包盐罢了,他去异域不过是一年的时间,不能把什么都学来吧?难不成您还要下懿旨让他把盐造出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