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52 (第2/3页)
前,随手将心中感想记录在笔记本上。杜原的视线不经意地扫过这间地下房间里的那面衣柜,赫然发现穿衣镜里江哲心正注视着自己,洞悉的目光刺透了时间……回忆是种非常奇特的东西,尤其是对我这样自诩记忆力不错的人来说更是如此。那些事件早已远去,承载它们发生的时空平台也已经崩坏不存,但人脑这个宇宙间最复杂精妙的物件自有一套逻辑。曾经有种理论说过,时空中发生过的所有事件原本都是方生方灭一去不回,但因为后来宇宙中产生了智慧生命这种东西,他们的大脑能将本该消失的事件记录并重演,从此宇宙中多了一种叫作“观察者”的全新事物,并终将无比深刻地改变宇宙的整体面貌。我本没有写日记的习惯,现在之所以选择用一个小本记下一些事情,只是因为现在的处境是我第一次面对。两种迥异的论点,却都有足够的事实作为支撑。一种正明白无误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世界;而另一种虽然隐秘,但也以诸多确凿无疑的证据昭示着自己的存在。它们似乎都无可辩驳,但它们是极度矛盾的,所以它们当中只会有一个是真理,绝不可能共存。置身其间,我第一次感到了思想的无力,但愿存在某个我尚不知道的、更深层次的气候理论,可以包容这水火不容的两端。就好比当赋予足够巨大的能量时,宇宙间表现迥异的四种力也能统一……但是,这样的气候理论真的存在吗?我一直记得很久以前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韦洁如问了我一个老套的问题:如果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的话,我愿意生活在什么时代。我记得当时我们就像两个傻瓜一样,嬉笑着罗列了一大串,一会儿说要到人皇时代去当伏羲和女娲,一会儿又说要到中世纪的欧洲给伽利略讲讲相对论。其实那时我们的心里很清楚,就总体而言,我们就生活在人类最好的年代。是的,这一点有谁会怀疑吗?其实我和韦洁如都不是那种机械的历史进步论者,并不认为人类的境况会随着时间推移自动变得更好。比如我们都认为元代绝对比更早的唐宋时期更野蛮更落后也更黑暗。但是谁又能否认,“最晚”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恰恰身处“最好”的时代呢?这是人类第一次“控制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