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18 (第2/3页)
忙放下手中的墨块,整理了官服,走到书案前,跪地道:“臣董文德听旨。”
皇上看着董文德,道:“翰林院的于侍讲前年病逝了,董卿家就顶了他的位置吧,省着朕平日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”
董文德愣住了,翰林院…侍讲…正六品。
张公公见董文德发呆,忙道:“诶呦喂,董大人、董学士,快谢恩吧。”
董文德赶忙叩首道:“臣,谢陛下,万岁、万岁万万岁。”
董文德退下后,宫中就议论开了。
“你听说了吗?于大人的位置被人顶了?”
“什么?哪个这么厉害,于大人可是过世三四年了啊,他那位置翰林院多少人眼红呢,可是陛下就是不松口。”
“听说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郎。”
“听说好像是董侍郎董大人的侄子。”
“什么?皇上这是有意不想让董侍郎入内阁了?”
“这谁知道啊!”
宫中这边一传开,宫外听到风声的也全都议论了起来。
隔日,早朝一如既往,皇上没有露出半点的不高兴。
刘相、魏忠贤等阁老一个个全都老实了,他们在等皇上的态度。
众人散朝后,还三三两两的议论了起来。
这是董文德第一次上早朝,只是他官职低微,紧紧是跟在众人的身后。
第二百一十五章一进请罪
?大周一直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,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。
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,却一直被视为清贵之首选。
翰林院学士本无实权,却是可以常常见到陛下的人,都说见面三分情,见的多了,日子久了,那情分自然就有了。
但凡有一点本事的,在翰林院不会超过五年就会进六部,最差的也不会超过十年。
由此可见,董文德前途无量啊。
散朝后,三品以下的官员全都同董文德打了招呼,唯独董盛鸣是甩袖离开的。
晌午一过,京兆的上空便陆续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