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36 (第2/3页)
又拜在顾家门下,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。尤其是贾瑚,更是江南贡院两试头名,会元加身,焉有不引人注目之礼?毕竟读书人于科举上最高的成就就是三元及第了,没有谁不在暗搓搓的盯着这名头。可历朝历代能三元及第的文人都不多见,本朝至今也无人能有此殊誉。而每次考试有此可能的便是各地解元了,而贾瑚正是其中最有可能的人。因为江南考区人才辈出,贾瑚能在此地超越众多举子,一举成为头名,学识文采必定过人,且他还有一优势。他拜在顾家名下,这顾家顾老乃是文坛大佬,朝廷翰林院官员大多数都是他门下学生,本应风光无限,可偏偏因夺嫡之祸差点颠覆,为求低调已数年不曾收徒了,只教着外孙罢了。可就算不参与政事,但他的影响力一点都不减,众所周知,能当春秋闱主考官之人,皆是翰林院所出,而现在翰林院这批人,上上下下有不少人都是顾老调.教出来的,他能了解这些人的处事风格,那是再容易不过了。现在要交流考试心得(标准答案),请谁也不如请贾家两兄弟前来。接了帖子,贾瑚与贾珠对视一眼,还是决定出去一趟。毕竟现在榜还没出,大多举子心中没数,他们要是以准备殿试为由推了,这不是拉仇恨吗?而且既然已经有了把握,出去交际交际也未尝不可,毕竟同科进士,就要从这些人里出了,现在交际交际,刷一刷好感度还是很有必要的。就吩咐下人准备马车,去了诗会的地点——会宾楼。其实一看地点贾瑚就有些吃惊,因为这会宾楼正是他母亲名下的酒楼,当初取名时,母亲死活就要这个名字,父亲虽然觉得不太符合他低调奢华的内涵,可被母亲镇压了,还是委委屈屈的同意了。倒是外公对这名字大加赞赏,说取自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说乎”,“会宾”二字恰如其分。还对父亲的不懂货表示了鄙夷。不过贾瑚倒不这么想,以父母后来的表现来看,母亲取这名字跟先贤诗句没一分钱关系,而外公对父亲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不待见。不过父亲也不在意,用他的话说,“谁让以前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