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27 (第3/3页)
,还是原本就关注着这一场灾难的政治家和其他国民们,都不约而同的在心里闪过了同样的想法。国家气象总局检测的天气,很少有出错的时候的。更何提是把现在这六月份难得的艳阳天,给错报成那样能够掀起洪灾的大暴雨了。除了滞留在灾地的辛玉衍外,人们想不到别的理由。*沸沸扬扬了半年的华夏洪灾预言,早在暴雨连绵不断地下了三天、咆哮的江水隐隐间总是冲击着堤坝、要没过堤坝的时候,就已经有了定论。如果仅仅是这样,反正出事的华夏,其他国家不管是持嘲讽态度还是持观望态度,总之,这火烧不到他们身上。就算这事是真的,顶多事后张口道个歉,这件事看不就算是过去了吗?国外的那些人,哪怕是国家领导人、政治家们,也是这么想的。但是谁也没想到,这事儿最后的发展竟然是雷声大、雨点小。他们国家,随便一次小的灾害,死伤人数都应该是要远多于千人这个数目的。反而,华夏闹得那样大,一场堪比1931年的洪灾,竟然就这样戏剧性的落幕了?不约而同的,那些原本嘲讽着华夏的国家,这一次连道歉都没有,全体沉默了。他们不得不开始思考“辛玉衍”这三个字代表的究竟是什么。按照常理,如果真的是一场具有毁灭性的灾难,那么,不仅仅是华夏,那换成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,你只能止损,却无法避免。所以,他们一开始会采取旁观态度的原因,除了他们一开始就不相信那个预言以外,他们同时也觉得,哪怕足有半年的时间,一场具有毁灭性的灾难,带来的伤亡,必定也是无可估量的。如果这场洪灾注定会到来,那华夏又怎么会足足等到灾难开始的一个月前,才宣布这个消息,只留给人们一个月的时间去逃亡呢?这曾是他们作为嘲讽的一个证据存在着。但直到此时,他们才有些恍悟过来。原来,不是这场预言是假的,也不是华夏的领导人真的能够狠下心来,把上千万的国民推入死亡的通道。而是华夏人自己知道,不管他们怎么作妖,他们都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