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93 (第1/3页)
给他这样写一句话。当然,那时他们决心以下。不可能因为张静安一句话就改变了策略。可是就是那么一句话,他顶着王猛的嘲笑换上了重甲。也就是这么一句话,他知道张静安嘴上再硬,也还是等着他回去的。所以被那鞑靼骑士砍下了马背,他还是挣扎着又爬了起来。亲兵赶上将他重新扶上马背,他才能安然带着那个鞑靼那颜的脑袋回到自己的阵营里。他那时候都佩服自己,半边身子都不能动了,还能一边吐血一边爬起来。还拖着几十斤的重甲呢。当然了,也多亏了祖父给他带上的这副老甲,上头的锁子甲钢片都砍碎了,就剩里头一层老牛皮裹着竹片救了他的命。他收了镜子。爬起来又给张静安写信。也不知道怎么的了,以前心里百转千回,千言万语,却只能干巴巴地写几句。可如今,他就跟那翰林院的酸学士似的,下笔如有神,洋洋洒洒地根本停不下来。王猛跑去巡营回来,他还在那里写。信纸都写了厚厚一沓了。王猛继续光着脊梁在哪里显摆他那精瘦身上的一身腱子肉,袁恭却连看他都懒得看一眼。顺便在信上加了两句,“与我同住,是一川汉,粗些,倒是勇悍刚直……,此人酷爱冰天雪地赤膊示人以彰雄健,却每每被人嘲笑一身雪白,连个疤瘌都没有。于是上阵也赤膊,就端一把大刀,在鞑靼阵中三进三出,三进三出,偏生只沾了一身的血,全是鞑靼人的,自己一根毫毛也不曾伤到……”张静安的一对龙凤儿的百日到底也没办。原因很简单。因为鞑靼兵临城下,全城皆是人心惶惶,谁家这么不张眼睛还办百日?就算办了又如何?没人来岂不是更尴尬?而且她出了月子之后,也十分的忙乱。鞑靼的兵锋在京城城郊被京军三卫阻挡了,各地勤王的兵马也渐渐蓄积。鞑靼看到拿不到好处,也就渐渐收拢了兵马朝北退去。可又不肯全然退出长城,偏偏就在宣府附近停顿了下来。他们不走,百姓和朝廷又哪里能得安宁?张静安在京郊附近的佃户都跑了个干净,陪房和庄头却大多随着难民躲进了城里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