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世猎杀者_第136-140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36-140章 (第5/11页)

br>
“对于叛民,我们的情报太少。”刘俊松指着地图上闪亮着红点的交战区域道:“目前为止,我们只能判断这是一种战术欺骗。从惯性思维的角度来看,往往会下意识的把其它方向上的攻击做为重点。即便佯攻面上发生情况突变,也会按照旧有思路做出错误判断。因此,我建议暂时不要对任何情况做出结论。虽然基地内部的机动兵力不足,但就防守而言,已经足够。”凭心而论,这是一个极好的建议。莫远章也非常赞同。只不过,老于军略的他却隐隐觉得,本该销声匿迹的叛民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。显然不合乎常理。基地的整体防御能力他并不担心。轻型武器的攻击,甚至连外沿的防壁都无法穿透。即便是大口径的炮射武器,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。他唯一担心的,就是在军事防区外的平民居住区。那里的整体容积是军事区的数倍。虽然利用中央电脑能够将这一区域的进出口全部关闭。但是残存于其中的叛民们,却无法干净彻底的消灭。要知道,按照基地的最初设计,整个平民区的容纳量,可是二十万之巨啊!

第一百三七节射杀

如果有人问起莫远章,在与第二世界的战争爆发后,最为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?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:那就是将基地周边新建居住点内的难民,出于安全考虑,全部放入了基地外围的民用居住区。

地下基地的建造图纸,据说是由亚洲联邦那位神秘的领导者所设计。这种基地的设计理念以纯军事化的要塞为蓝本,辅以大量物资生产车间在其中。尤其是储备物资的容量,更是庞大得令人吃惊。整个基地所需的日常能源可由外部供应,也可吸收太阳能或者地热进行转化。再加上厚达数十米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覆盖面,以及利用牵引电缆贯穿于其中的自动警戒系统。整个基地看上去,其实就是一个拥有完备机能的小型城市。(关于前任领导者,请参看本书姐妹篇)

三十万人,这是基地的最大人口容量。其中,除了中央警戒区内的十万列为军事用途。以圆柱体形状顺序排列在外的部分,则属于民用住宅区。显然,在设计基地图纸之初,神秘的领导者已经考虑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灾难。因为,这样一个庞大的地下城市,与其说是军事基地,不如说是防护功能强大的超容量避难所。中央军事区,是基地的核心所在。在六条大型管道的连接下,民用区域所需的各种物资,可从生产车间直接输送。而通往地面的升降机,也仅有军事区内有所设置。也就是说,想要正常出入基地,就必须控制中央核心部分。

军事区域目前由联邦军队把守。但是平民的叛乱,使得莫远章彻底丧失了对外围民用区的控制权。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,进攻部队清理出了其中部分。可就整体而言,所占的比例实在少得可怜。要知道,那可是整整二十万人的生活容积啊。外围区域的监控系统大半都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