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七十三章企业的原罪 (第3/4页)
,这不能完全归结于他们在刁难我们,是变相的贸易壁垒;我们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,高纯度的电解锰,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,是肯定优于低纯度产品的。就拿合金来说,像不锈钢,如果掺入的锰纯度高,那不锈钢的品质就完全不一样,各项xìng能指标参数也会大大提高,这是国外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要求,而不是在刁难我们。”
“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想要自己的产品受到国外厂家的欢迎,那就必须达到他们要求的品质。所以啊,我们的技改,得按人家的技术标准来做,而不是自己闭mén造车。”
苗怡想了想,说:“哦,我明白了,您要求我的第一个要求,是参与制定行业标准,就是想我们通过技术改造,工艺和产品质量能达到国际水准,这样的话,以后要是修改国家标准,那肯定就会以我们的工艺为参照物了……”
“对,只要你的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,甚至超过国际水平,并且具备全行业推广的价值,那国家自然就会以你为参照物来提出新的行业标准。咱们现在的锰矿行业标准,还是十年前制定出来的,随着这些年技术的进步,早就要进行修改了,只要咱们yù树乡的锰矿在国内具备足够的影响力,那国家就会来找咱们,参与制定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。”
现行的锰矿业国家标准,还是1982年,冶金部委托沪海冶炼厂牵头制定的,十年过去了,随着出口规模的增大,要想与国际接轨,修改行业标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。
“江县长,你刚才提到了一个前提,那就是影响力,这个影响力得达到什么程度才行?”苗怡果然是聪明人,反应很快。
“反正宇庆那样的影响力是不够的。”江天放笑道。
苗怡知道江天放是在笑话她,没顾上脸红,马上说道:“那咱们的锰矿,就算是经过技改,顶多也就是1000吨产量的规模,这个影响力,不够吧?”
“1000吨当然不够,但是你还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啊?”江天放说。
“再开几个矿?”苗怡犹豫着问道;这个想法她早就有了,只要现在这个锰矿的效益能上去,她就打算再找上面申请,开新的锰矿。
“青山县有这么多锰矿企业,已经够多的了,再开能开几个?”江天放摇摇头说:“我们刚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