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89 (第2/3页)
又无遗诏,在这样的情况下,是要参考一下太后的意见,但也仅仅是参考而已。周大人沉吟道:“端王世子年纪虽小,却极聪慧,颇得大行皇帝赏识,特意过继给端王为嗣,论贤德,自是不差,只是年岁小了一些。”他想了想,又道:“由重臣辅政,也不是不可……”太后双眉紧锁,重重咳嗽了一声,沉声道:“晋儿,你随哀家过来。”“是。”陆晋应了一声,随太后暂时离去。他们刚一离开,三公便聚在一起,小声商讨。而太后则与陆晋去了一僻静处,她收敛悲容,开门见山:“晋儿,你有没有想过那个位置?”不等陆晋回答,她就又续道:“你也不用跟哀家隐瞒,照实说就是了。”陆晋没有正面回答,他沉默了一会儿,才道:“太后,晋儿从小到大,一直是陆家子孙。”“你是没有这个想法了?”太后皱眉,她缓缓说道,“可你也知道,你生父是厉王,不是长宁侯陆清。都是先帝的后代,那位置,细论起来,你不是坐不得。”“先帝后代,也有分别。”陆晋摇了摇头,“太后忘了,去年晋儿说过,愿做陆家子孙,在养父母跟前尽孝。这个时候去认祖归宗,只怕惹人耻笑。”他想了想,又道:“太后没看出来么?方才顾太师和曲太傅,都属意平安郡王。”他既然不是非要登上那个位置不可,又何必不顾重臣意愿强求呢?“越儿……”太后轻声呢喃。第110章继承陆晋点头,认真道:“是,平安郡王。”太后沉吟,咬一咬牙:“若哀家执意推你,有几成把握?”陆晋微微一怔,继而轻笑着摇了摇头。“怎么?”太后微觉失望。她心里也很清楚,她虽贵为太后,但素来不问政事。三公尊重她,给她面子,可皇位继承这等大事上,还真未必会以她的看法为重。郭越是孝睿皇后的亲孙子,份属嫡系,而玉牒上至今都没有晋儿的名姓,她当然知道相较于晋儿,郭越更名正言顺一些。可是晋儿是她亲手带大的啊,感情深厚自然不能与旁人比。陆晋缓缓说道:“顾太师和曲太傅在朝中颇有威望,他们支持平安郡王。不单是他们,想来朝中权贵也好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