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04 (第2/3页)
非要指名道姓来说,那就是指代鲁妙子。即使这数年来鲁妙子不在江湖上露面,可他是当世公认的机关大宗师,安隆也是这么认为的。所以他在旁敲侧击了解过太子昭在修筑长城时所用的修筑机关,再有似有什么鲁班后人的传言后,安隆就下意识的认为在其中出力的高人是鲁妙子。先不说鲁妙子这么多年隐居在哪里,单就是阴后的弟子能把他请出山这件事,就足够安隆为之侧目了。安隆不是不知道阴后和鲁妙子的情仇,可正是因为知道,所以才会觉得顾望舒是个“公私分明”的人,这么一来谈起事来就没必要那么扭捏。顾望舒眨了眨眼,开始觉得安隆有点意思了。说到底他们俩见面,哪里用得着这么不大方,究其原因不还是因为安隆身为天莲宗的宗主,实际上却是邪王石之轩的追随者。这一点,安隆是自己清楚,言语中就不免带出来端倪,却不知顾青对此心知肚明。这么想着顾青挑了挑眼尾,顺着安隆的话锋往下说道:“确是我引荐不假,可他会应了太子殿下,愿为天子殿下驱使,说到底还是应了‘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’这句话而已。”至于什么“利”,顾青也没明说,再者说了他这番话也没说错啊,水泥和修筑机关都是他自己弄出来的,他把他自己引荐给了他自己(……)。即便是安隆进一步误会,那也不管他的事,他哪里点名道姓说鲁妙子了?鲁妙子现在还在飞马牧场“安度晚年”呢。安隆还真误会了,他还抽空揣测了下到底是什么打动了鲁妙子。只现在不是揣摩鲁妙子“变节”的时候,让安隆在意的还是顾青说的那句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”,这句话再契合他们俩现在的情况不过了。安隆心念一动,决定不再拐弯抹角。他直截了当起来后,就迅速的切入正题。这所谓的正题,不过是安隆想以安老板的身份得名,就像是淮南丁氏商行,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。以及若说是深层次,那就牵扯到整个商人阶层,这还真不是安隆能代表的,可若是能让整个商人阶层地位回升,安隆是说什么都乐见其成的。“淮南丁氏商行的‘投名状’,是他为皇帝修洛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