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不改[综武侠]_分卷阅读201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201 (第1/3页)

    贵,长生的诱惑,不是吗?

这话儿自是说到了帝杨广的心坎上,他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太子了,而喜欢的直接表现就是太子昭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。

太子名副其实是好的,不过太子昭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个佞太子。

对这样的走向,顾青不以为意:

谁说方士就只能炼丹了,君不见火药就是炼丹家炼出来的么。更有在顾青看来,炼丹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化学反应,稍微引导一番,在除了火药外,能够炼出来的“副产品”可多了去了。到时候再借着帝杨广的名义运作一番,造福于民可比直接在民间推广要容易太多。

又顾青本来就是想循序渐进的架空帝杨广,怎么架空都是架空,有捷径可走为什么要排斥呢?

不管怎么说,顾青并不在意他在朝堂中的名声变得不好,可要知道光是去年开创的科举制度,就已经让朝堂中士族出身的朝臣,看他的眼神变得不对劲起来。

这么说都还是委婉的,而且还是在有陇西李氏李渊在拉仇恨的前提下,实际上士族们有的说不定就恨他入骨了,等日后科举制度渐渐推广开来,那估计这种感情就更强烈。

这很好,得继续保持。

在顾青这么想后没多久,搞大工程搞上瘾的帝杨广又决意要修筑长城。

太子昭就被推了出来,全权负责此事。

说起来修筑长城这是一件可青史留名的大事,然而在本朝这种本该令人向往的好事,却是成为了烫手山芋。想想看吧,从大业元年帝杨广登基,先是开掘长堑拱卫洛阳,紧接着营建东都洛阳,后又开发各段运河,朝臣们又不傻如何不清楚迁都洛阳,以及开通大运河的重大意义,这是前贤们都没有做到的事,做得好如何不会被世人敬仰,被后世传颂?

可谁让他们摊上一个太急功近利又性骄奢淫逸的皇帝呢,洛阳宫修得可以说是穷极华丽,开通大运河是能够沟通南北,可在这背后修洛阳宫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,开运河先后调发丁男和卫兵高达三百多万人,天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万人折了性命,又耽搁了多少农田耕种,流离失所了多少户人家,催发了多少民怨。

这么劳心劳力却不讨好的事,谁愿意揽谁去揽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