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22 (第2/3页)
就行,毕竟一个人上路才可怕。因为商队要分开走,叶无幽带着两个打手上路,林夜那边跟着四个,毕竟船上的货物更多,需要多几个人看守。到了海山县,宁淮才发现新来的县令是何等有魄力,身家拿了一半出来发展当地经济,码头热火朝天,排队等招工面试的人蜿蜒如长龙。“以后南海这边的东西,不说云州港,怕是国都也能经常见到了。”宁淮站在码头最高处,看着下面搬运长石修建河堤的工地,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。有了出口,渔民们的生计也会只不拘于打渔一项。宁淮翻看协议时,发现县令还要求海山县开一家烧仙草店,作为海山特色招牌。叶无幽奸商十足,给了人家县令大众方子,还要了三年里收益的一成。就算给了对方五个材料搭配方法,宁淮也感觉他们占了大便宜。而且三年时间,正好是姜县长在任期限的一半,毕竟这家店,肯定要让姜瑞的夫人来经营。又在海山县歇了两天,直到全部货物装船完毕,宁淮和叶无幽才准备上路。走前,姜县令和白数一人和宁淮要了一小坛酸水去,里面的萝卜已经吃完了,但还可以循环利用,继续泡萝卜,泡白菜,泡蒜啊。宁淮叹气,却有了卖酸萝卜的主意,啧啧,回盛罗县,置办一个杂货铺。想卖啥卖啥。回程的路,继续摇摇晃晃,但是因为在踏实的土地上行走,宁淮很争气的挺住了。比当初南下云州港状态更好,更是远超坐船时的天昏地暗。陆路弯弯曲曲,比海上客船稍微慢一些。海山县发展专用货船,相比速度要比客船更快,船员全是常年打渔的渔民,只装货不装人,说不定宁淮他们回到盛罗县,白数和林夜已经在盛罗县等着了。南海这边,民族风情浓厚,一路上宁淮和叶无幽大开眼界,但人烟稀少也是真的。官道比云州港窄了三分之一,两辆马车相对而行是错不开的,不过幸好,一路上人见到几个,马车倒是真的少。南方,在大熙也有南蛮之称,尤其在更南边,还有一个南渠国存在,一个存在巫蛊之术的国家。那些人可邪性。南方的山匪也更多,宁淮他们晚上从不赶路,白日也十分警惕。叶无幽和两个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