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436 (第2/3页)
两个人渣的孩子,绝对不是个懦弱逃避现实的人。他只是需要一个支点。一般情况下,这个支点都是父母亲人给予受害者的。但现在,所有孩子的父母都心有余悸,有的已成定局也表示了后悔和悲伤,孩子们毕竟还小,在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之前,能够再次见到父母,听到他们说一句对不起,已经是很感动的事情了。只有郑之南。很坚决的表示不愿意和父母见面。或许有些人觉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,郑之南不应该这么绝情。可廉家淇自己换位思考了一下,在被父母骗去那里,经历了地狱一般的生活后,就算是他这个成年人都无法做到绝对的原谅。其实,越是有自己三观和独立人格的个体,都不会那么轻易的说原谅。如何说?说不出口。就算身体想说原谅,内心深处还是做不到绝对的坦然接受。所以他的冷漠,廉家淇并不觉得无情。这是一个经历了常人不能承受之重的人的正常反应。郑之南所在的牢房是独立的地方,环境也比一般犯人要好,一是因为他是重要的证人,二是他还是个刚满16岁不久的孩子,三是因为他并不是已经被判刑的犯人,只是嫌疑人,四是这个案件太特殊了。所以他被独立看压起来。也相对来说比其他犯人要自由,可以看看书,除了不能和外界建立起联系以及离开这里,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。但据廉家淇收到的资料,郑之南这段时间,除了和律师见了一面,没怎么开口说过话,也不和心理医生沟通,整天就躺在床上发呆。整个人像是没了魂魄一样,有一种,任务完成的释放感,找不到新的生活方向。其实廉家淇并没有把握自己能把这孩子的心结打开。但总要试一试。他不想案子在终于有了眉目的时候,孩子撑不住,想不开了。因为郑之南已经16,加上思想也比较早熟,廉家淇没有像对孩子那样对待郑之南,而是平等的两个成年人的身份。当牢房的门被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