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春_分卷阅读145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45 (第2/3页)

今生已许,来生必当结草衔环。”

谈允贤看都不看他道:“别了,既然爱的这么深沉,今生怎么够?你们下辈子继续好了,但别来找我麻烦就行,老身这几年都耗在你身上了。”

我来也偷偷耳语道:“前辈是不服气,她不愿意有人死在她的手上,只要看到了,求到了,必然要用尽全力。”

引来的却是一枝梅责问的眼神,我来也低头道:“这几年我追查六扇门的下落,有些进展,但很是麻烦,我不敢回江宁给徐大人带来麻烦,但那边的消息我也有关注,徐大人官声可好了,被誉为青天。”

他还不敢说徐秀已经被冠带闲住,他怕一枝梅激动起来神情不稳。

而一枝梅却骄傲的看着他道:“自然,我的秀当然是为民做主的好官。”

也只能随声附和。

☆、第98章太平春不甘心

广东之行,最让徐秀深刻的,就是与广东右参政吴廷举大人面谈了几次。

除此之外,别无所获,可就是这几次面谈,倒让徐秀感慨,还是有大能的。

这文官集团就算再怎么不堪和被人诟病,也不足以成为国乱岁凶的罪魁祸首,先天性上就被孔夫子给框死了,可有些时候容易好心办坏事儿,或是想当然还打死不承认的可能更多一点,或许不是罪魁祸首,可若造成神州陆沉,他们身上也少不得记上一笔罪孽。

眼前这位高官是和许进公一个风格,差不多就是嫉恶如仇的人,来在广州,执掌盐法道,算是把刘瑾得罪死了,而他又掌管广东团练,手下又有兵,自然落得一个地方大员的身份,货真价实。

几次详谈,观于大海,俯察地理,皆为国朝弊病,海陆不强,国怎能强,国朝积习已久,陆上可作的文章着实不多,聚目于海外,才是正道。

两人虽然一个位高权重,一个冠带闲住,却交谈的很有火药味,吴廷举此人不是什么几个大道理就打发的了的人,他要求徐秀详尽,究尽的说一说所谓的海权,可徐秀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就全盘的交代了自己的打算,几次机锋下来,吴大人最低要求也是要有逻辑的说法。

吴廷举道:“峻嶒请名其说。”

所谓名其说,就是你给我个逻辑严密的说法,我不要言之无物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