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73 (第1/3页)
。陶天以为莫雨笙这兴趣维持个一星期就是长久的了,结果没想到,一个月过去了,莫雨笙依旧兴致勃勃。陶天有些痛苦地看着莫雨笙,莫雨笙在听了一个月的戏以后,又对昆曲的伴奏感兴趣了……莫雨笙发现昆曲的伴奏团队中有几个是吹苏笛的,苏笛又称曲笛,主要用于昆曲的伴奏。它不同于细且短小的梆笛,苏笛相对粗而长,而它的音色醇厚、圆润,最重要的是还十分讲究运气的绵长。这和莫雨笙练习了近一个月的吊嗓子有相携相成的作用啊!于是,莫雨笙就屁颠屁颠地去请教那吹苏笛的老师傅了。剧团的人也都知道莫雨笙和陶天是魏大家给带过来的,说是老朋友的孙子。能够和魏大家做老朋友的,能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吗?不能!所以,对这两人,剧团一开始都是毕恭毕敬,生怕让这两个有点什么闪失。一个月过去,他们也都看出这两个小孩,小的那个是真正的痴迷于音乐,不拘是声乐,还是器乐。留在剧团的大多都是终生从事昆曲行业的人,这样的职业工作者,没有一份热爱是行不通的。乐痴与乐痴之间是有感应的,一个眼神,一个动作便能够领悟的那种。尤其是莫雨笙还长着一张得天独厚的脸,在剧团工作的大多都是三四十年纪的人。这年纪放在普通人中,孩子早就能够打酱油了。但是这剧团中结婚的都少,因为时不时表演的缘故,她们很难放下对昆曲的热爱和对剧团的热爱而去生孩子。甚至有不少已经决定了不生孩子,她们做出这样的决定,也知道丈夫和婆家是很难接受的。为此,有很多人也是打算了不结婚。而魏蔓如今孤身一人,就是没有结婚,也没有孩子。莫雨笙也不是那种端着架子放不下来的人,短短一个月,剧团中喜欢他的人还真是不少。像是那个吹苏笛的老师傅就将自己吹笛的技巧传授给了莫雨笙,也不叫莫雨笙叫他师傅。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,让莫雨笙感觉挺舒服的。而莫雨笙舒服了,他用于专研昆曲伴奏和唱腔的时间也就多了,柳亦巧对莫雨笙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。连带着,被莫雨笙半强迫性灌输的陶天技巧也涨了不少。某一天,莫雨笙和陶天刚从吹苏笛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