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43 (第3/3页)
br>少年福了一福,躬身退出。十一鄙夷万分,嗤道:“这些南来的番子,惯会做这些奴颜卑膝之相!好好一个男子,比小女子还阴柔,连作派也学得娘儿一般,从没见过男人道万福的!”他口中的番子便是那卖身少年。此人姓阮名桐,原系福州府江阴县人,先祖也曾是巨贾大户。当年其祖四处行商,在南疆得遇一番帮美女,爱之若宝,迎娶回家,生下了他爹。后因家道中落,他被卖进了官营的妓坊。当时他年纪尚小,所以只管跑腿伺候。然年月渐长,他出落得愈发妖矫妩媚,竟致模糊了男女之相,常被人占便宜、逼着陪酒。日子正难过时,东南又闹起海盗来。众匪凶悍好杀,将沿海地区劫掠殆尽。匪贼行踪诡秘、神出鬼没,又在海上居无定所,官府几度出兵镇压,却收效甚微。再后来,沿海民众大多投了海盗,在城中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他们妓馆因是官家所建,最引人瞩目,那些人连县衙都已攻占,自恃无所不能为,便也砸了妓馆,将姑娘们都抢回家去做禁脔。他在危难之时,往脸上抹了两把锅底灰,装成一副痨病相。众贼怕传染,又忌讳,将他扫把星一般赶出馆去。他也因此逃得一条性命。只是他却不曾想到,外面比妓馆还难活人。原来热闹的街市,早已破败不堪。好人家大都逃向北去,留下的尽是些勾结海盗的暴民,和无力逃走、艰难维生,又不愿从匪的人家。阮桐身无盘缠、举目无亲,也无法向北逃难,只得在县中流连。他在街上逛荡几日,一餐未进,不禁大为后悔。早知如此,还不如让那些盗贼抢去,好歹能得口吃的。沈砚遇见他那日,正是他走投无路之时,原打算最后一试——看看是否有人肯买他——若此路不通,便要寻个自尽,了此残生。谁知天缘凑巧,便在他最绝望之时,沈砚给了他一条生路。那日沈砚正一筹莫展之际,他忽然寻到营中,言称有破海盗之法。原来阮桐当日虽未和沈砚接触,但他在妓馆熏陶得久了,极善察言观色,早已将十一和沈砚的交头接耳看在眼中,心中已猜到那萧洒俊逸、口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