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26 (第2/3页)
着要如何把昭行的权收回。人在高位嘛,便想把所有的可能都攒在自己掌心,就像谢无陵现在这样。而这些是谢无陵前不久才想通的,惠帝押他心有不忍的那步棋,倒是押得很稳。而现在该谢无陵走棋了,他也一样押了个宝。这含着笑与算计的眼,逼得惠帝退了半步,撤了眸光。谢无陵也移开了目光,状似无意地补了一句:“对了,臣斗胆还有一事想问圣上。”“何事?”“西北的信有好几日没来了吧,小王孙昨日和臣说起,他想他的父亲了。”三年了,惠帝眼前的这个人再归扶风,似乎更像那位老谢相了——一样的七窍玲珑,也一样的令人惶惶不安。几日后,惠帝也终于知晓了他的那股子惶惶不安究竟是从何而来了。从姑臧地快马加鞭传来了一封紧急军情。城西、城北、城南的小粮仓被歹人们纵火烧了去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胡地游匪更是连连犯境扰乱,赵祚遂上书报了这事,意欲调兵剿匪。当天的朝会,便因这事闹的满堂哗然。这封上书是明显的先斩后奏,有的说赵祚胡闹,本是要抚军的时候却贸然出兵,有的又说该如此行为,总要对外邦有所震慑,免得有人生了歹心,蹬鼻子上脸,还有的则是更恶意地揣测那是叶家要拥兵自重。一片哗然里,倒是陆老将军先站了出来,提议由朝廷出面抚军安民,同为将门,陆将军自然比这满朝文官更了解戍边之事,出兵剿匪自然比坐着待令强。梁策见状,更是见风使舵地附议,更强调,可调陇西道其他各城粮草往姑臧,再由朝廷遣一文官送粮草入姑臧境……问及何人最适宜,满庭都缄默了。烫手山芋,自然除了谢无陵乐得,旁人更无人敢拾。因此他迈出一步,当庭请了旨意。惠帝却冷了脸色,半晌未言。本来军费挪用已是件事端,田究席日前才被提审。三司连轴转了几个日夜,在凤翔的督促下,急着给这案盖棺定论。晨时刑部才将判书递来,惠帝还没看上两眼,姑臧的加急驿信就来了。惠帝握着黄页的手都被气得颤了颤,拂袖就将折子丢了老远。他这才知晓,谢无陵的一方昭行印要换的根本不只是一个六品官职,而是狮子大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