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[穿越]_分卷阅读109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09 (第1/3页)

    每日看似用得不多,但却必不可少。

在加上这时候的食品储藏主要依靠用盐腌制,所以控制盐产,就等于控制了民生。

最初,尤其是在九州内陆,除了在天然盐井取盐,人们获得食用盐的方法主要是煎盐。

但这种获得盐的方法费工费力不说,还要耗费大量的柴木,以至于有些井盐区因为煎盐,将周围的树木全部砍伐殆尽,不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破坏,最后也使得盐井因缺乏燃料而停产,得不偿失。

之后,海水晒盐的发现,让这种情况悄然发生变化。

一开始由于技术的限制,晒出来的海盐质量并不太好,所以在冀州的大部分地区,煎盐仍多于晒盐。
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经验的不断累积,技术也在逐渐完善,海盐各产区大都改进了晒制之法,让晒盐的效率和海盐的品质得到了提高。

于是在内陆还是不可或缺的煎盐,在沿海的区域变得越来越少,直到完全被海水晒盐所取代。

大概的过程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,制成高盐分的卤水,再将卤水存在池中,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。盐工会反复这样的步骤一遍又一遍,直到晒出盐来。

现在整个冀州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用盐来自海岸,它们被制出之后由朝廷委派的盐官统一收走,然后再送往内陆的方向。

由于海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于原料上几乎没有成本,所以说这门“生意”可以说是一本万利。

盐铁专营,对于九州五国来说,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策。

但在这种情况下,有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,也不足为奇。

哪怕冀州有明文规定,“刮碱煎炼私盐,所犯一斤以下,徒三年,配役;一斤以上,并决重杖一顿,处死”,私盐依然禁而不止。

提及晒盐的工作,蒋智顺便提了一句私盐的事情,称最近有盐工频频离开盐场,估计是有猫腻。

晓年想到了什么,不禁问道:“他们是如何过得层层关卡,把盐运走的呢?”

因为刘煜的封地靠海更多,照理说走私盐的情况会更严重,但摄政王的地盘管得紧,反倒没只有一处产盐区的远安走私盐这么嚣张。

瑥亲王不在之后,虽然依然有两位拥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