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明朝]科学发展观_分卷阅读76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阅读76 (第3/3页)



中国早在商周时就有了类似的制品,据说出土的战国文物上,有的铜兽眼睛上还镶着玻璃珠子。

只是这门工艺被拉去纯粹作装饰之用,而且在后期还越走越歪了。

由于玻璃这种东西,本身是化学反应以后的产物,许多道士便视其为珠玉,开始有‘食金饮玉、可以长生’这样的说法。

赵尚书听到皇上开始关心这些花架子的东西,其实心里有点不是滋味。

虞璁明显注意到刚才还兴致勃勃的赵大人都蔫了,慢慢开口道:“这玻璃,又可以说琉璃,倘若放在钗环上也只能当个摆设。”

“可如果另寻用途,便大有不同。”

难道还有别的用处不成?

自从之前种种举措都大获成功之后,赵璜打心底佩服又崇敬皇上,基本上他说啥自己就会拼命干啥。

他仔细想了想,开口道:“皇上,前朝有个瓘玉局,是为元朝的那些达官贵人烧制琉璃用的。”

“那就肯定有留存的资料,你这样,”虞璁想了想道:“你先去这中宫西边的道院里,问问邵道师和陶道师,他们平日炼丹问药的时候,恐怕也炼出过玻璃。”

“这些自然都好说,”赵璜应了一声道:“只是玻璃形色繁多,不知道陛下想要哪一种?”

“无色的。”虞璁意识到古代和现代的概念有很多差别,抬手比划道:“要那种——又宽又长、质地坚硬不易碎、能透光又质地干净的。”

“若是能够做出来,朕定重重有赏。”

赵璜一一记下,点了点头,忙不迭去了。

这头虞璁在小本本上把有关眼镜和望远镜的设想都记清晰了,一抬头瞥见鹤奴又走了进来。

“皇上,杨首辅想见您。”

“快放他进来。”

杨首辅有什么事来找自己?难道是科举改革即将推行,又觉得哪里需要改改么?

没过多久,杨一清缓缓走进来,虞璁一见他精神矍铄,整个人气色好了许多,心里又松了口气。

“陛下。”杨一清行礼之后,开口道:“臣并非是爱闲话之人,但近日陕西有友人写信过来,不知陛下可有空听一听?”

陕西那边?

虞璁点头道

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