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69 (第1/3页)
使乌丸铁骑,更是如臂使指。只要掌控有力,胡马亦能驯为良驹。更何况,主公还有一个佛子之名。对于信奉释教的诸胡而言,这可是十分关键的一点,否则那些羯人也不会整村来投。想到这里,段钦微微颔首:“既然如此,主公何不命这些羯人归化,使其皆用汉姓?”作者有话要说: 关于平原君和长平之战的关系,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是平原君的过错。韩国让出上党,平阳君说收了不妥,他却说反正不要钱,自然要占,后来又赞同赵括为将,结果差点被秦国干死。这段历史也是“利令智昏”这个词的来历。(:“太史公曰:平原君,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,然未睹大体。鄙语曰‘利令智昏’,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,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,邯郸几亡。”)不过也有人说,不管收不收上党,秦国总是要揍赵国的,借口而已。平原君属于背锅党。这两章关于平原君的话,基本都是围绕这个典故展开的。至于长平之战,就发生在高都附近,当时秦军通过太行陉和轵关陉两条陉道,抄了赵军后路。所以说上党在军事层面上真的极为重要啊。第100章更名“用汉姓?是要用夏变夷?”梁峰只是一愣,旋即便明白了段钦的意思。古代华夷乃是大防,尤其是西晋这种民族关系极为矛盾和激化的时代。若是能说汉话、用汉姓,行汉礼,多少能使紧张的关系减缓少许。他现在手下的羯人不少,以后可能也会更多,如果仍旧用羯名,说胡语,显然会在部曲中产生不协之音,久而久之,难免生出祸患。见主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,段钦道:“正是如此。昔年汉武之时,闽越、东越数次反叛,武帝怒而迁两族入江淮,此后再无两支越人。用夏变夷,实为正法,只是须得注意丁口之差。如今并州戎狄之数远超诸夏,久而久之,便生出祸患。”在段钦看来,归化胡人并不算难。不说那些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越人,就连现在的匈奴五部,不也皆用汉姓,习汉人之礼吗?奈何天下大乱,并州人口凋零,这些匈奴又有王庭酋帅,才难以制衡,成了肘腋之患。换了汉武乃至魏武之时,这些匈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