簪缨问鼎(全)_分卷阅读111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11 (第2/3页)

雕版印刷的介入,完全可能成为导火索一样的存在。

若是有人找他刊印自家学说,他印还是不印?莫说是注疏,就算普通章句辨析,恐怕都不能擅自触及。轻则是加入派别纷争,重则就触及了上层统治者的逆鳞。这种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,别说是他一个白身亭侯,就算是朝廷,也不敢妄动。

这恐怕也是为何雕版印刷一术如此简单,却要到宋明之后才能长足发展的真正原因吧。不加句断,是隔开了普通人和知识之间的距离,让人无师承就无法研习经史。那么加了句断?有了官方答案呢?不也是另一种控制思维,统一意识形态的方法吗?圣王之道从不单纯,因为它本就不是单纯教人知识的学问,而是统治国家的纲领和理论!

看到梁峰俯身认错,老者的眼皮微微一撩:“你还要印?”

他甚至都没问,看来是早就识破了那点小花招。梁峰咬了咬牙:“书能活人!”

对,印书是可能让他涉险。但是若不印,钱粮就会少了一大截,他对姜太医的承诺,自然也无从实现。更别提这书可能救下的人命!他当然得印下去!

老者轻轻唔了一声,便垂下了眼帘。然而这时,梁峰哪还敢动上半分。在这行将就木的老人面前,他简直就像被扒光了一样。那点小心思,根本无从遁形!

过了良久,老者又开口了:“你于何处进学?”

“范阳卢氏。”梁峰恭恭敬敬答道。范阳卢氏天下闻名,原主也是凭了关系进学的。不过资质和身体都不怎么样,只学了一年,便答道回府了。

“春秋三传精研哪部?”老者继续问道。

“小子羞愧,学识不精。”这可不是吹牛的时候,梁峰有一说一,论起经学,他真是拍马都追不上面前这人。

老者又长长的唔的一声:“你家中尚有幼子?”

“是有一子,年方五岁。”梁峰道。

老者这才点了点头:“若你有意,明年送他来崔府进学吧。”

这简直比刚才那些问话,还让梁峰发晕。怎么突然想收梁荣作弟子了?这种经学世家最是龟毛,一般收徒非但要凭关系,还要看学生天资毅力,缺一不可。毕竟关乎自家招牌乃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