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60 (第2/3页)
声。这少年要是被那行想拜进李老门下的人知道了,不知道会有多少的羡慕嫉妒恨。宁俊想再仔细打量下林影,可却被身边的袁总挡住了目光。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。五人一起进了拍卖行的一间小型会议室,长条形的实木雕花桌上,果然放着二件一模一样的瓷器。林影打眼一看,原来是它,难怪大家都知道这两件绝不可能都是真品。二件一模一样的珐琅彩瓷瓶,一左一右的摆在了长桌的两头。珐琅彩瓷器的前就身是景泰蓝,也就是所谓的“画珐琅”。它兴起于明代,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,掐以铜丝,再填上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晶。清代康熙年间这种“画珐琅”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,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,在瓷质的胎上,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。康熙、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,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,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。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,彩料凝重,色泽鲜艳靓丽,画工精致。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,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。康熙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,有花无鸟,显得单调。而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,山水、人物也有。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,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。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,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,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,最高的工艺水准。珐琅彩成品即使在清代数量也极为有限,因为都是宫廷御用之用,民间得见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。在华夏国内,1925年故宫博物院开放以前,人们无法知道它的真实面目,而社会上流传着有关它的各种传说,被人们称为神秘的“古月轩”。小会议室里的两方人马看到李老出现后,都呈现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,明天就是拍卖会了,若是今天还没有确实出这两件拍卖品的真伪,那就只能两件都撤拍了。不过这是最后的办法,这种大型拍卖会,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,如果临时撤销拍品,后果是非常严重的。甚至有可能影响一间拍卖公司在民间的信誉和影响力,从而流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