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别问我谁是迪斯科[八零] 第23节 (第5/5页)
!” 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。 “我就是来献策的呀!”狄思科端起水杯灌了一大口,“记者同志,您是常年跑新闻的,自然比我有见识。我们这个案件不是个例吧?这其中其实隐含着一个很大的漏洞,就是政策口径不统一呀!” “有些历史遗留问题那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咱们房管部门是不是可以本着尊重历史,考虑现实的原则,实事求是地落实私房政策!” 记者同志见他虽然年轻,但是说起话来居然一套一套的,推推鼻梁上的眼镜问:“那您有什么好的提议呢?” “我觉得应该在房管所、区房管局和市房管局设立专职的业务口径员,负责专门掌握关于房屋登记的业务口径,最起码能够上下对口,对房产的历史信息查缺补漏……” 狄思科噼里啪啦把他最近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思考全倒干净了。 最后才说:“我原本是打算给房管局领导写信反映问题的,不过,我是咱们日报《我为改革建言献策》和《搞活经济100例》这两个栏目的忠实读者,以咱们日报的影响力,领导看到后一定会引起重视,这才厚着脸皮跑来了。” 记者同志感谢了他对本报的喜爱和信任,又问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。 “我不怕曝光个人信息,您要是采用了我这条线索,可以将我的姓名地址公布出来。以便有关部门的同志向我核实情况。” 记者同志点点头,客气地将这位热心市民狄同学送出了门。 狄思科私以为,不能将希望全都寄托在日报社身上,应该跟于队长学习,多找几家媒体。 于是,他又如法炮制,跑去广播电台和另两家有此类专栏的报社,为他们提供了新闻线索。 * 尽人事听天命。 做完这些,狄思科就只能将房子的事情暂时放下了。 他已经接到了通知,健美操大赛的初赛即将在下礼拜开赛。 作为团体健美操的正式成员,他得认真训练,尽量不要给女同志们拖后腿。 比赛地点在展览馆,因着主办方宣传有方,观众席的上座率十分可观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